在中國,請坐、奉茶、捧飯、學筷,這些「東西」像四個立體的中文字,提醒我們相處的道理。「甚麼東西」工作坊以互動遊戲、故事、動畫,與小朋友重新認識這些穿越漫長歷史,至今依然陪伴我們生活的東西;鼓勵同學以探索的角度,發掘器物與我們的言行舉止、待人接物的微妙關係。工作坊對象為高小學生,課程共四節,每節約一小時。
細緻的誠意
茶由自然而來,由人泡開色、香、味的世界。
奉上一杯最細緻的誠意,
當下消滯提神,過後餘味回甘。
期待小朋友在成長路上,一點一滴品味自然,
發現自己。
尊重與親密
椅子就像人,
看上去、坐下來,隨不同的的姿態,心態
也不知不覺地改變;
分開些、坐近些,佈置互相尊重的空間。
像榫卯,藏着和諧共處的小秘密。
珍惜與祝願
碗,記下無數雙手的關懷;
還未開飯,已經盛載着滿滿的祝福。
小朋友飽餐的時候,一起好好捧住珍惜。
學習與取捨
筷子可以很方便地「取」與「捨」,
卻不容易學習,需要持之以恆,
克服困難正是發揮自己。
「筷筷」學懂,把祝福夾起來,分享開去。
活動記錄
繼2013年「親愛的旅程+碗」展覽及教育工作坊後,今年團隊再度於圖書館閱讀繽紛月與公眾見面,分別於7月25日及8月8日在中央圖書館舉行「甚麼東西」兒童工作坊,讓親子透過輕鬆的活動,一起發掘與感受尋常東西背後收藏着的滿滿關懷。請按此了解活動詳情和報名辦法。
教育計劃的主題工作坊,一直由團隊導師進行內容開發、教具設計及教學工作。未來,教育計劃期望進一步與本地學校合作,發展出更配合學生需要的教學活動和內容。
伴隨新課程「甚麼東西」的開展,教育計劃邀得方樹福堂基金方樹泉小學合作,由教育計劃導師進行開發工作,結合學校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由學校老師向同學進行先導工作坊,提升課程的內容和形式。
戴順有校長表示是次合作很有意義:一方面嘗試平衡內容與教學,另一方面可以引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在校長的積極支持之下,梁雅君老師和王慧儀老師於2014年9至11月期間,帶領五年級甲班同學,進行四節先導工作坊,給予團隊寶貴的意見和經驗,促進「甚麼東西」於12月的正式推出。
團隊感謝合作伙伴的支持,教育計劃總監馬健聰與導師拜訪學校,與校長及老師就合作模式、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等方面,交換意見,並期望在此良好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彼此合作。
全新主題工作坊「甚麼東西」已於12月正式進入學校。工作坊以茶、椅、碗和筷為主題,與小朋友一起透過五感發掘及欣賞這些好東西的價值。器物像老師,我們一邊使用,一邊向它們學習與人相處的態度。
主題工作坊帶領小朋友走進了皇宮,遊覽過花園。這次,我們迎來了「器物」!工作坊將於12月正式進入學校,與小朋友重新認識一些穿越漫長歷史,至今依然陪伴我們成長的好「東西」,一起探索和發掘這些尋常「東西」背後的不尋常故事。想知道「甚麼東西」介紹甚麼東西?請密切留意我們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