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計劃自2008年啟動後,多年來積極開發及舉辦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更與世界各地的文教機構合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和價值。
今年7月,「我的家在紫禁城」終於回家了!
作為承辦伙伴,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十分榮幸參與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在故宮景仁宮舉辦的「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
展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遊宮院」、「看宮殿」、「皇家樹」和「動起來」,透過不同形式的展板、立體模型及多媒體影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向新生代以至公眾,分享故宮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趣味。展期為2017年7月18日至10月18日。
開幕當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香港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出席開幕儀式並致辭。而香港民政事務局秘書長馮程淑儀、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李小城亦有出席是次開幕典禮,開幕儀式則由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主持。
7月29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景仁宮,小朋友整齊坐好,期待「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活動正式開始。
走出課室,踏進紫禁城,在康熙皇帝出生的景仁宮裡,家長與小朋友一起發掘文化寶藏,學習傳統知識、建築技術和人物故事,體驗皇宮的宏偉,加深對故宮文化的感受。
作為《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的延伸,教育活動由故宮資料資訊部組織,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主持。
「好自然」展示教育活動推出以來,已在香港多間學校進行巡迴展示。今次,教育團隊將「好自然」工作坊帶到新加坡,為福建會館屬校道南學校、光華學校的小朋友進行導覽工作坊,與新加坡的小朋友一起尋找藏在大自然中的無限可能。感謝福建會館、道南學校校長陳京文博士、光華學校校長蔡頤齡女士、道南學校華文老師翁添保和光華學校老師張海燕積極支持和協調這次教育交流活動,讓活動得以順利完成。
考慮到新加坡的文化和語言習慣,除了把展示文字改為簡體中文及英文外,教案中亦加插新加坡的相關資料,從小朋友熟悉的牛車水、樟宜機場等地名出發,讓學生們切身的感受到自然就在身邊。
活動中,團隊導師結合遊戲、動畫及實物教具,帶領學生通過視覺、聽覺、觸覺這些感官出發,認識、發掘土、木、石、水四種自然元素的內涵,了解古人如何發揮這些自然元素創造無限的可能,建成美麗又舒適的家園。除了工作坊,活動也進行導賞,向小朋友介紹展板上的相關知識和價值。
工作坊結束後,團隊與到場觀課的校長、老師交流。老師們認為活動的形式新穎,令學生認真、投入,也讚賞團隊結合新加坡當地自然元素引領小朋友認識身邊的自然。另外,老師根據教學經驗,提出了許多專業的意見,如讓內容更富系統性,以配合學校的教學等,讓我們更了解當地學校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的需要。
新加坡福建會館屬校光華學校校長蔡頤齡女士(前排左二)正為「好自然」活動提出寶貴意見。(新加坡福建會館屬校光華學校禮堂)
教育團隊於3月20日至24日再次到訪新加坡,為福建會館屬校道南學校、福建會館幼兒園及午後學堂舉辦「親親自然」幼兒體驗工作坊,與不同族裔和文化背景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感受自然的美好、中華文化的趣味。感謝福建會館、道南學校校長陳京文博士、福建會館幼兒園校長譚金鳳女士及所有參與老師的支持和協調,實現是次教育交流活動。
這次我們挑選了「水」和「木」作為體驗工作坊的主題,透過不同方式,如律動、動畫、故事及創作,從自然元素的特色、應用等講述同心合力、分工合作、發揮所長等價值觀。工作坊期間,小朋友都投入活動,看見動畫主角「小水滴」的活潑動態時表現雀躍、合作繪畫「房子」時更互相提點,樂在其中。
參與活動的學校老師認為活動互動活潑及內容多樣、展具動畫設計有趣吸引,能夠提高小朋友的綜合訓練及對自然的理解;與此同時,他們亦期望活動有更多實物展示或戶外體驗指引,讓學習更加全面。
在這次交流中,福建會館幼兒園校長譚金鳳女士帶領團隊參觀學校,介紹幼兒園的教育設施與理念。其中,到訪了「家居環境」教室,裡面的家居擺設讓幼兒學習日常生活的知識和技能。校長更特意介紹校園的「生活花園」,花園內的植物品種繁多,小朋友悉心栽種,雖然並非所有都能開花結果,但種植過程可讓幼兒學習不同知識及觀念。校長認為「親親自然」活動正好是一個開端,讓幼兒在工作坊中學習自然元素後,在花園中好好實踐,加深認識,欣賞「自然」美好的一面,愛護自然。
2016年,教育團隊積極籌備「親親自然」幼兒教案,逐步發展出一系列以幼兒學習為重心的教案,培養幼兒對自然世界和中國文化的興趣,提高學習能力,建立良好價值觀。幼兒課程以「自然」的「土」、「木」、「石」、「水」為主題,引導幼兒從感受體驗、認識探索、文化內涵的角度,認識和感受自然的美好,擴闊對周遭世界的視野和欣賞角度。
教育計劃有幸與東華三院(幼兒服務)合作,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期間,於東華三院屬下洪王家琪幼兒園、伍尚能紀念幼兒園及方譚遠良幼兒園,完成18節試驗課,感謝各幼兒園校長的支持、老師前線教學的實踐及評估,團隊導師進一步優化課程對學校老師和幼兒的適切性。
因應學校老師的建議,課程預備更多實體教具及實物體驗活動,讓小朋友透過感官接觸加強對自然的感受和印象。另外,老師建議故事內容可進一步由淺入深,從最簡單、基本的事物出發,引導小朋友探索中國文化的趣味。團隊亦作出了相應的課程調整,配合幼兒的學習程度,例如把幼兒常接觸的事例作為引入,讓同學更容易理解內容。
總結試驗課成果,參與學校表示是次的幼兒教案內容具啟發性,為幼兒園校本有關課題包括「愛護環境」、「幫助我們的人」、「愛惜大自然」等提供補充及延伸,還可通過生動活潑的教具、實物展示、互動遊戲、工作紙及繪本,加強小朋友對「自然」和「文化」的學習興趣。小朋友在試驗課上表現投入,積極回應老師有關「水、木、石、土」的提問。其中,洪王家琪幼兒園的老師舉例說:「試驗課後,當講解一些關於泥土的基本知識時,同學已懂得發問一些較深入的問題,例如『牆壁是否由泥土製造?』」老師亦藉着提問鼓勵同學在課餘時間努力發掘答案,並與其他同學分享。
幼兒教案鼓勵小朋友均衡發展,讓不同學習程度的小朋友接觸中國文化。伍尚能紀念幼兒園老師表示,由於幼兒園內有不同國籍的學生,為使他們能夠在學習上建立良好基礎,老師特意加強介紹自然元素中文名字的讀音及意思,讓非華裔學生獲得「文化初體驗」的同時,提升中文語言能力,團隊亦因此進一步加強教案在語文方面的探討。另外,老師亦發現小朋友不單對身邊自然元素認識加深,更學習到尊重、關懷大自然。例如,同學在一起洗手的時候,都會互相提醒把水龍頭關好,不要浪費食水。
從「親親自然」內容開發到試驗課程,教育團隊不但加深對幼兒文化教育的認識,亦初見教案在校園實踐的成效。同學年紀雖小,已經開始懂得探索及學習未知的東西、建立對身邊事物的良好價值觀,並主動與別人分享,這正是團隊籌備「親親自然」幼兒教案的目標。
導師正與東華三院伍尚能紀念幼兒園龔宇萍校長(右一)及余老師(右二)講解古時紫禁城的滅火方法。
想有趣地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嗎?團隊今天再次誠邀全港小學同學齊來「看看文化」,一起探索、發掘身邊事物背後的故事和價值!
有別以往的教育活動,「看看文化」互動工作坊以新穎的話劇及講座形式與大家見面。活動預備不同的互動遊戲及動畫與同學分享,並透過有趣的生活課題聯繫中文、德育、常識、視藝等學科,讓同學輕鬆愉快地體驗文化之餘,延伸對校本課程的學習。
自去年推出至今,「看看文化」已到訪十多間小學,與超過3,000名初小及高小同學分享中華文化的趣味和內涵。活動獲得各校師生熱烈反應的同時,仍然收到不少報名的查詢。為了讓更多學生能夠參與此項既具創意又注重德育培養的活動,教育計劃將工作坊舉辦日期延長至2017年6月,並再次接受報名。
是次活動費用全免。有興趣參與的學校敬請盡快報名,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首次參與或全級參與的學校,將獲優先考慮。
「小學教材套」進行「紙筆」試驗課,是次活動有幸邀請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參與,對象為高小(四年級)學生。
筆記下知識與記憶,筆劃之間更透出寫字時的心態與姿態。紙輕便便宜,默默支持,讓筆墨得到最好的發揮。紙筆讓我們的經驗、想法、感情得以穿越時空傳承、分享。團隊希望藉着認識及體驗筆和紙,學生可以更深入了解人與工具、媒介的關係,思考記錄應有的態度和意義。
課上,學校老師聯繫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從粗心大意、忘記事情的經歷出發,引導學生思考記錄的重要性。又讓同學嘗試以石頭、繩子、紙筆進行記錄,有學生用繩打結,有學生用石刻字,親身體驗到不同記錄方式的特點。
其中一個環節,學生需要用毛筆在限定時間內寫字,重點並不在於是否能把字寫完,而是藉此展示筆劃除了表達文字的意思,也會透露書寫時的動作、姿態,甚至心情。並逐步與同學分享記錄應有的認真,對知識的尊重態度,都可以從紙和筆的應用中體驗和實踐。今天,傳統媒體逐漸被迅速方便的電子媒介取代,獲取資訊變得無比輕鬆,我們更應思考工具、載體與記錄、閱讀之間的關係,或許都可以從紙筆的故事得到啟發。
學校老師認為在活動中,學生更深入了解紙筆和思考記錄這個主題。也分享學校活動的經驗:學校老師曾經組織學生製作小書,在紙上進行創作、折疊,最後裝幀成一本本小書,並將作品展覽。讓學生親身感受由紙到書;由個人記錄到流傳分享的過程。
導師團隊到訪海防博物館參觀「天子‧公民 —— 末代皇帝溥儀」展覽,展期於2月13日完滿結束,共展出七十三件展品,均是滿清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曾使用的物品。展覽內容涵蓋溥儀由1908年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帝,歷經辛亥革命、復辟稱帝、偽滿州國、被撫順囚禁,最終獲赦的傳奇一生,也藉此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展出的溥儀衣服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小龍袍、協和會制服、囚衣及棉襖,這些衣服正反映溥儀擔當過的不同角色,更反映着時代的變遷。小龍袍是溥儀三周歲時登基所穿的,一生只穿一次,代表皇帝的身分,當時正處於封建社會邁向革命運動的前夕;協和會制服象徵溥儀成為日本傀儡──1932年成立的協和會,名義上是推進五族(滿、漢、日、鮮、蒙)共榮,實質為日本操縱「滿洲國」的政治工具;撫順囚衣代表着新中國成立,溥儀成為戰犯,經過長達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改;還有經過多次修補的棉襖,反映他被特赦回北京後簡樸的生活,成了「平民」。
皇帝看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但從展覽中卻看見皇帝的另一面。溥儀語言天分相當高,16歲時才開始學英文,19歲已可用完整句子作講辭。同時,他因受到英文老師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影響,對西方生活很有興趣,展覽展示了他用過的照相機、收音機、唱片、電話、近視鏡等。不過,他於二戰後,在遠東軍事法庭受審期間,為了掩飾自己勾結日本的罪行,不斷訛稱自己「不記得」,強調自己是受害者,法庭花了八天時間審問他,最後得以獨善其身。作為末代皇帝,溥儀的際遇與盛世的皇帝非常不同,讓我們看到更多皇帝人性化的一面。
服飾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分,團隊構思小學教材套「皇帝」課題時,也希望學生通過學習皇帝的服飾,思考它們與身分、地位的關係及意義。其中,課程簡介《雍正皇帝行樂圖》中的雍正皇帝,穿上不同的衣服:頭戴假髮變裝為西洋人刺虎、穿上草帽簑衣扮演獨釣寒江的老漁翁、或闊袍大袖變裝為讀書人……這畫冊的出現是因為雍正皇帝平日公事繁忙,所以在閒暇時讓宮廷畫師為自己畫像,扮演不同角色,想像各種不同的生活。
一位是想像自己過着「平民」生活的皇帝;另一位經歷由天子回歸平民。雖然溥儀跟雍正皇帝有着不一樣的命運,卻同樣有別於一般「平民」。作為平民可以按意願和努力去達成自己的心願。相反,皇帝雖然有很大的權力,卻充滿限制。這可能就是雍正皇帝在畫冊變裝、溥儀堅持後來兩次稱帝的原因。
一項鼓勵全校師生參與的教育活動──「好自然」巡迴展示工作坊正式啟動了!這次活動以「自然元素:土、木、石、水」和「家園」為主題,鼓勵學生以感官重新感受自然元素,探索蘊藏在元素的文化價值,學習理想家園中自然的角色。活動除結合展示、互動工作坊及導賞,更透過不同的教學素材,如動畫、互動媒體、工作紙等,從不同的角度認識「自然」課題,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對自然、生活、文化的興趣和感情。
教育活動包括與學校老師進行展示導賞,分享主題內容及概念,鼓勵老師進一步運用展示內容發揮主題,連繫至不同學校科目,與同學分享對自然的感受與經驗。展示中的「學校自然角」延伸活動鼓勵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學生把自己喜愛的自然元素描繪在不同顏色的貼紙上,合力砌出美麗的「自然角」,為學校創造一個精緻的休憩空間。
此外,導師亦會與學生進行約一小時的互動工作坊及導賞,延伸展示內容,包括認識香港相關的自然元素,讓同學發現我們生活的周遭事物,很多都與自然關係密切。以「自然好問題」環節為例,通過學生疊積木的活動,介紹香港最高的樹木──位於香港動植物公園的一棵白蘭樹。木可以「疊起來」,用來做家具、造木船、建房屋等,我們現今仍看到「大澳棚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土、木、石、水,各有特色,組合起來,更成為我們幸福的「家園」。在「自然好家園」環節,透過猜想遊戲,讓同學思考在家園中一些與自然元素相關的事物,認識自然元素是組織美好家園的條件。如「瓷碗」讓我們生活更容易得到「溫飽」;「木門」令我們的家更「安全」;「涼亭」可以讓大家聚集一起「分享」生活點滴……
學生可在展示中的「發現角」以感官重新感受自然元素,發現自然的特質,例如通過樹木的年輪,觸摸樹木的生命。
葉子有時回歸土地,有時落在「另一種泥土」裡,沖泡出自然的味道,也沖泡出我們對自然的態度。這次,教育團隊前往香港茶具文物館參觀,學習這一種經過燒製的泥土──茶具。
茶具,就像飲茶的習慣,會隨不同年代的需求、潮流而發展。茶具文物館地下展廳,展出名為「中國茗趣」的展覽,透過唐代(公元618-907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不同款式茶具的變化,介紹中國歷代的製茶、飲茶方法。例如唐代煮茶,有時還會加入蔥、薑、薄荷等合煮;宋代將茶磨成茶末,經篩淨後才用沸湯沖點,再用竹筅調勻;元代創製出以酥油乳酪調製的茶湯;明代以全葉沖泡,不但注重茶量、水溫、火候,茶壺的形制也十分講究;清代飲茶亦普遍採用蓋碗沏茶,既可獨斟獨酌,亦可端奉客人。
泥土透過工匠的雙手,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茶具。文物館二樓正在展出的是「2016陶瓷茶具創作比賽」的優秀作品,展示現今香港的陶藝創作者創作的茶具,這些茶具形態各異,有的像樹木,有的像石頭,有的像船等。茶具已不再是單純的器物,創作者將對自然的感悟、生活的情懷、快樂的記憶等,融會其中,創出一件件會說故事的藝術品。比如展覽中一個形狀、紋理都酷似樹木的茶壺,作者是按照真實的木頭製作壺的外形,又用茶水浸泡,帶出自然的顏色、感覺和風味。運用自然承載自然,再讓人品味自然,茶與壺的相遇真是既有趣又奇妙!
教育計劃「親親自然」幼兒教材套的開發,有幸邀請東華三院(幼兒服務)參與這次合作計劃,參與學校包括洪王家琪幼兒園、伍尚能紀念幼兒園及方譚遠良幼兒園。
繼之前「水」和「木」兩個課程之後,這次的試驗課主題為「石」。在幼兒園校長和參與老師的積極支持和參與下,小朋友體驗到石頭的不同特質,還有古人如何應用石頭,一步步接觸「石」的內涵。
這次活動嘗試由親身接觸一顆顆石頭開始。課前,部分老師還邀請小朋友搜集石頭回來,給其他同學觀察、觸摸,以第一身感受粗幼、輕重、大小種種感覺。活動又以「太湖石」為例,透過觀察奇形怪狀的石頭,啟發小朋友的想像力。老師問道:「在這塊石上看到甚麼?」學生隨即興奮地叫嚷:「蝴蝶!」、「小豬!」、「喇叭!」⋯⋯小朋友發揮無限創意的同時,石頭在他們心目中亦漸漸變得有趣。
為了與小朋友分享今天見到的石頭,都可能是經過自然的風雨、人工的雕鑿而成,團隊設計了一系列的動畫和教具。老師在回饋表示,生動活潑的教學工具可以加強師生互動,提升小朋友對主題的認識和印象,期望將來有更多有趣的設計和圖像加入課程。
另外,活動中介紹傳統花園的「石子路」,是古人通過不同顏色、形狀的石頭,在地上砌成各種圖案的創作。藉着這個傳統例子,鼓勵學生嘗試實踐想像及創作,運用「石頭貼紙」在畫紙上表達自己喜歡的事物。小朋友們的作品大多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主題包括房子、地鐵車廂、火車等,正好反映小朋友的祈盼──希望擁有美好家園,也嚮往到處遊玩、探索,見識這個未知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