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動態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電子通訊

2016年12月
籌備「好自然」展示教育活動
12-12-2016

一台放在家中的松木長方桌、一個盛載着清水的手造陶瓷,或是一台紋理分明的玉石紙鎮……每一樣都來自大自然,即使生活在繁忙的都市,只要留心觀察,都不難發現不同的自然元素早已融在生活點滴之中。

教育團隊即將推出「好自然」展示教育活動,希望從身邊的自然開始,與大家一起重新發現、感受自然。當中,嘗試以生活常見的「土」、「木」、「石」、「水」四種元素出發,聯繫我們生活的「家」、「園」,展示各種元素蘊藏的溫暖和趣味。為了提升學生的興趣和投入感,特意增設體驗裝置,讓學生透過不同的感官感受自然,鼓勵觀察和想像。

構思主題的過程中,團隊導師感到土、木、石、水每一種都是人類創造幸福生活重要的元素,缺少哪樣都沒法生活。故此希望透過知識、歷史、文化聯繫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思考與發現身邊的自然。例如水能滋養萬物,所有生命都不可或缺。我們現在隨手可得的水是從城市供水網絡所提供,倘若一天只供水一小時,該怎麼應對呢?

六十年代的香港曾面臨嚴重的供水不足。1963年6月,政府實施四日供水一次,每次供水四小時的措施,持續約一年。面對食水短缺,大家會時刻關注家裡所存水量,也會節約使用,街坊鄰里間更會互相幫助。後來,隨着興建新水塘包括船灣淡水湖、萬宜水庫等及東江水輸港,香港的供水問題才逐步得到改善。

人從與自然元素的互動中學習珍惜,更凝聚力量面對困難,合力解決問題,發揮團結精神。「好自然」展示教育活動正是希望學生透過觀察,認識自然元素與人的關係,尋找當中對人的啟發和價值。




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
01-12-2016

中國人重視嫁娶之事,它不僅是兩人的承諾,更關係到整個家族。相對平民百姓,皇帝婚禮更變成國家慶典,儀式既複雜又隆重,當中許多禮節及裝飾,都象徵對傳統婚姻不同的祝願及期望。早前,教育團隊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宮囍——清帝大婚慶典」展覽,從傳統婚禮上應用的紋飾、器物,認識皇帝婚禮及其背後的意義。

是次展覽以皇帝大婚為題,特別設置兩大展區展出清代皇家大婚及本地婚俗的文物,並設置互動教育區。清代皇家展館內的展品大多來自故宮博物院,並首次於香港展出,展品包括各式各樣的嫁妝和婚禮上使用的器具。

清代皇帝身為一國之君,婚禮除了像普通人有滿滿的祝福,還有甚麼含意呢?其實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當中隱藏了滿漢融和、天下太平的心願。例如婚禮上使用的器物雖在滿清年間製成,卻仍傳承前朝大婚的傳統,沿用象徵美好姻緣的紋飾——「囍」、「蝴蝶」、「蝙蝠」;大婚所穿的袍服及衣飾上都繡有「龍」、「鳳」吉祥圖案,告訴大家二人尊貴地位的同時,並表達出期望融入中土文化的想法。另外,婚禮亦重視保留滿族的傳統文化,如皇后的嫁妝備有戰場上應用的裝備,展品「鐵金累絲盔」便是佼佼者。雖然盔甲只為禮儀而設,不會於戰場使用,但卻透露了滿族人重視軍事訓練的精神。

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大家都希望獲得祝福,嚮往幸福。展覽同時展出本地博物館的婚俗文物,來自不同年代及階層的展品包括花轎、刺繡裙褂、宴席擺設等,佈滿各種紋飾,雖沒有皇家展品的精緻手工及名貴用料,但卻傳承著傳統婚禮的精神,併發展出各自的特色。其中展品「客家花轎」上的石榴、牡丹、荷花、白頭翁等都是民間為人熟悉的姻緣象徵,喻意「多子」、「富貴」、「和諧」及「白頭到老」。

館內亦設有「互動教育區」加強公眾對傳統「大婚」的認識,提供不同的互動及創作裝置,讓不同年齡的參觀者都可輕鬆地認識「清帝大婚典禮」的進程及各種在傳統婚禮上常見的紋飾。其中的紋飾創作活動「來試試編織幸福吧!」鼓勵小朋友與家長一起參與,學習從手工製作中認識傳統文化的樂趣。從皇家大婚到本地婚俗,傳統婚禮上應用的紋飾及器物都會因應環境及時代因素而被保留或轉變,但人們對幸福的期望至今沒變,這份心意會化成不同形式的祝福,好好分享。


<p>其中的本地婚俗文物展品&mdash;&mdash;「客家花轎」雖沒有使用名貴物料作裝飾,但在轎身上卻佈滿許多象徵美好姻緣的紋飾,表現出平民百姓對婚嫁的期望及祝願。</p>

其中的本地婚俗文物展品——「客家花轎」雖沒有使用名貴物料作裝飾,但在轎身上卻佈滿許多象徵美好姻緣的紋飾,表現出平民百姓對婚嫁的期望及祝願。



<p>導師學習制作同心結,體驗古人在傳統婚禮上所花的心思。</p>

導師學習制作同心結,體驗古人在傳統婚禮上所花的心思。





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點•線•面」展覽
01-12-2016

從古到今,香港與海洋的關係密切。教育團隊日前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跨越海洋——中國海上絲綢之路•點•線•面」展覽,展覽除了講述「海上絲綢之路」 (下稱「海絲」)的八個「海絲城市」:蓬萊、揚州、寧波、福州、泉州、漳州、廣州、北海外,更提及香港在其中發揮的作用。

香港與「海絲」有什麼關係?地理上,香港位於珠江三角洲邊陲,南鄰南中國海,通達東南亞等國,北靠中國各地,一直扮演着廣州門戶的角色。於唐代,屯門乃是到廣州的必經之地,發展至清末,外國商船會先於香港仔石排灣海面進行補給,才出發到廣州。

文物中,有一件出土自香港西貢沙咀的古船殘件,艙內發現明代的青花瓷、東南亞陶器的殘片及中東的玻璃珠等,反映當年香港與這些地區貿易頻繁。導賞員提及:「外國來的商船會將香港出產的花崗岩用來『壓艙』,船遇上海浪便不易翻倒,回國後,更可作建築材料。」除岩石以外,商人也會用青花瓷「壓艙」,船運的技術需要促進材料、工藝、經濟的交流。

古人對大海的好奇,彷彿未曾停止。唐代鑒真和尚,東渡日本時已是年過花甲之年,在失明時仍沒有放棄,經過五次的失敗,終於在第六次渡海才成功,還有不計其數的旅行家、冒險家、使節、傳教士、商人、寂寂無名的工人……

「海絲」是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有賴前人努力開拓與發展,世界各地從物質至精神的文明,才能不斷衝擊和發展。香港由開埠到躍身為「國際城市」的奇蹟,都離不開「海」和各路「使者」的默默打拼。




2016年11月
「小學教材套」試驗課再次與學生見面!
14-11-2016

教育團隊繼續為「小學教材套」進行試驗課。是次試驗課有幸邀請博愛醫院歷屆總理聯誼會鄭任安夫人千禧小學參與,活動主題為「皇帝」(初小)──「自由與限制」,對象為一至三年級的同學。

活動舉行前,團隊與夏麗華副校長和學校老師商討活動細節。夏副校長表示課程內容適合初小學生,提議多使用圖像,以配合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

團隊亦參觀了一年級的試驗課。老師憑着對學生的了解,在活動中加入更多圖像解說,由淺入深引導學生從「皇帝」身上思考生命的「自由」與「限制」。當中互動遊戲「皇帝說」,讓同學感受「皇帝」擁有很大權力,似乎很自由,其實同時亦要面對百姓的期望;看似是限制,卻有助於慎重地作決定,為更多人帶來福祉。另外,在播放動畫「小皇子成長」時,老師在旁解說「小皇子」的刻苦生活,他不斷努力學習成為一位好領袖,但相對於今天,卻缺乏自由選擇人生目標的機會,從而讓小朋友珍惜今天可以自由選擇理想的可貴。

一小時的活動後,導師感受到引導學生認識文化並不簡單,除了需要合適的內容,良好的師生關係及默契也很重要。由老師帶領教育活動,可讓老師的教學經驗、對學生的認識等得到充份利用。正如參與觀課的蔡劍冬校長表示:「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表現是師生相處的成果。」


<p>「皇帝話&hellip;&hellip;所有百姓都要消失!」老師正扮演「皇帝」,與一年級生進行「皇帝話」遊戲,透過此活動讓學生明白皇帝雖擁有很大權力,亦要考慮到百姓的感受,作出合理的決定。</p>

「皇帝話……所有百姓都要消失!」老師正扮演「皇帝」,與一年級生進行「皇帝話」遊戲,透過此活動讓學生明白皇帝雖擁有很大權力,亦要考慮到百姓的感受,作出合理的決定。



<p>同學們嚷着說:「希望皇帝令百姓每天有飯吃、希望百姓可以努力學寫字&hellip;&hellip;」老師安排同學說出對「皇帝」及「百姓」的意見和期望,提升學生的邏輯及分析能力。</p>

同學們嚷着說:「希望皇帝令百姓每天有飯吃、希望百姓可以努力學寫字……」老師安排同學說出對「皇帝」及「百姓」的意見和期望,提升學生的邏輯及分析能力。





「看看文化」互動工作坊正式啟動!
11-11-2016

「看看文化」互動工作坊開課了,當中包括初小及高小課程,是次活動有幸得到本地學校積極參與,工作坊以話劇及講座形式展開,希望給小朋友嶄新的教學氣氛。

首場初小工作坊「一碗飯」已於月初進行。米飯是重要的食糧,但我們對它的認識有多深呢?一粒粒稻米的成長背後,是農夫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古時種米,需要用一整年的時間,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夏秋冬,努力無休。在「農夫的一年」環節中,學生可認識種米的過程,一粒粒稻穀長成稻株,再結成千粒稻穀,農夫既付出辛勞又要配合自然節奏,從中學習他們循序漸進、努力不懈、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態度。

高小工作坊「筆紙咁簡單」亦於月中開始,通過介紹古代記錄工具和媒介,和小朋友一同認識筆、紙。毛筆敏銳得很,可以記下事情外,更可輕易捕捉動作、甚至微小的情感變化,筆劃之間透露出力度、姿勢、心情,甚至性格。紙的潔白無暇、輕便、便宜,讓人注視於筆墨之上,讓知識可以普及。工作坊的最後活動「給師弟妹的話」裡,團隊導師邀請同學用筆記下此刻的心意,用紙留給將來的師弟妹,學生們都十分認真,並與班上其他同學即時分享當中的勉勵寄語。




參觀「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工作坊
03-11-2016

教育團隊導師今次來到西營盤聖類斯中學(小學部)參觀「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工作坊。工作坊以竹為主題,聯繫生活與藝術,透過中國傳統文化對竹的應用以及藝術表達,發掘尋常事物背後的無限可能性。

該工作坊是「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教育推廣計劃的一部分。展覽部分已於九至十月在中央圖書館進行,同時工作坊部分亦走進中小學校,進行為期四個月的外展教育,整個教育推廣計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藝術館籌劃,並與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和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合作舉辦。

與一般工作坊有所不同,是次活動參與者超過一百名小學生,團隊導師亦希望藉此機會學習如何面對眾多參與者進行工作坊。

工作坊中,導師通過更加豐富的互動,合理照顧到不同位置、不同班級的學生,既有邀請個別學生參與活動,又引導全班一同思考,更走進觀眾席,務求令學生投入其中,感受竹的趣味。

竹在生活中千變萬化,吃飯用的筷子,睡覺用的竹席,孩童玩的竹蜻蜓…… 只要發揮想像與創意,幾乎一切問題都可用竹來解決!為此工作坊特別準備了不同的實物教具,使學生能親身體驗,感受竹與生活的聯繫。

活動中,導師邀請學生發揮想像,猜想不同竹製品的功用,認識各種竹的特性和好處之外,更了解人們透過竹發揮創意,將想像實踐,滿足生活的各種需要。

教育團隊也期待將參與此次活動獲得的經驗,融入到未來的工作坊中,與同學一起發掘中國傳統文化的趣味。




2016年10月
籌備「小學教材套——種出好感情」課程
14-10-2016

教育計劃積極與本地學校合作,結合校內老師的教育經驗,發展切合學生需要的教育活動。繼先前「甚麼東西」先導工作坊合作,團隊有幸再次邀請方樹福堂基金方樹泉小學參與「小學教材套」合作計劃。該校老師將於11月初為四年級學生進行以建築為主題的試驗課——「種出好感情」。

10月中,教育計劃導師向該校王慧儀老師介紹活動流程,並就教案內容交換意見。王老師表示試驗課的內容豐富有趣,同時涵蓋多個啟發元素,讓同學思考一些在課堂較少接觸的題目如人倫關係及傳承精神等。另外,老師亦仔細地提出多個具體建議,協助提升課程的質量。如在互動遊戲——「小小建築師」中,她提議以小組形式進行,使更多學生能夠參與,有助整體課堂的投入;在內容方面,老師期望加入更多有關建築部件如榫卯的解說,加深學生對中國建築的基本認識。

老師的課堂經驗及意見是提升課程的重要參考。團隊期望「小學教材套」課程內容可以不斷改進,不僅有助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同時讓老師更易掌握當中的信息及表達形式。




「親親自然」幼兒工作坊首次試驗課
12-10-2016

今年起,教育團隊積極籌備「親親自然」幼兒教材套,內容包括「水」、「石」、「土」、「木」 四個主題。期望由自然元素出發,聯繫中國文化,培養幼兒對自然、文化的興趣。

團隊有幸邀請東華三院幼兒服務參與這次合作計劃,與院方幼兒園共同進行課程實踐及改良。參與學校包括洪王家琪幼兒園、伍尚能紀念幼兒園及方譚遠良幼兒園。

本月,幼兒工作坊正式於幼兒園進行試驗課,與小朋友一起「親親自然」。

工作坊嘗試以不同形式的教具設計,如播放聲帶、創作故事及不同類型的圖像,啟發幼兒的想像,讓他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感受自然的趣味。

小朋友看着「小水滴」人物教具,想像水的自然形態,說道:

「瀑布像小水滴滑滑梯一樣!」

「湖泊像很多水滴快樂地聚集在一起!」

「河流像我們平常排隊一個跟一個!」

可見小朋友對水有不同的感受和想像,有着豐富的創作力 。

課堂上,老師將「水」連繫到幼兒日常生活,問到小朋友日常在哪裡看見水,更介紹幼兒園附近的瀑布:「大家坐巴士回來幼兒園時有看見它嗎?它叫做瀑布。」透過師生互動,讓小朋友明白原來這些美好的事物就在身邊,好自然在日常生活裡都找得到。

試驗課完結後,團隊與幼兒園老師交流教學成效。這些寶貴意見有助團隊理解小朋友的需要,從而進一步完善教學內容。




北京「甚麼東西」工作坊開課了!
11-10-2016

繼「最好的皇宮」和「遊花園」兩個主題工作坊,北京「小小紫禁城」教育計劃於新學期迎來第三個主題工作坊——「甚麼東西」,藉由茶、椅、碗、筷這四樣富有中國傳統特色的「好東西」,帶領學生認識看似簡單平凡的器物背後的文化內涵,發掘背後蘊含與人相處的道理。是次活動有幸繼續與北京市東城區新鮮胡同小學合作,學校更將課程納入本學期的校本課程,並於10月初順利進行首課「有茶發現人」。

說起中國的飲品,不得不提中國茶,它有着豐富的營養價值、悠久的歷史,更是人們感受自然的一種途徑。因此,工作坊也包括茶生長的自然條件、加工過程、歷史故事等內容,以不同的形式,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動畫環節,學生反應尤為踴躍。在課後,高翔宇老師亦表示,動畫不但提升學生的興趣,還把製茶和泡茶的過程用生動、有趣的形式展現,有助加深學生的印象。

每一杯好茶的背後,都是自然與人工的調和:茶,需要吸收大自然的陽光、雨水、泥土,也需要人的栽培、加工。希望學生透過「茶」這一課,感受自然,發現自己,再與人分享。


<p>課程活動設計旨於加強導師與學生互動環節,以提升學生對主題的興趣。</p>

課程活動設計旨於加強導師與學生互動環節,以提升學生對主題的興趣。





2016年9月
參觀一新美術館「港彩傳奇:粵東磁廠」展覽
14-09-2016

籌備小學教材套的過程中,團隊積極發掘不同傳統裝飾圖案的有趣故事。為了增加對這個主題的認識,教育團隊於本月參觀一新美術館舉辦的「港彩傳奇:粵東磁廠」展覽,學習、認識本地彩瓷發展歷史及繪畫特色。

「粵東磁廠」的誕生與香港早期工業發展有着莫大關係。彩瓷本是廣州的特產,清代時期,外商多集中於廣州活動,並喜歡訂購瓷器運往海外,於是當地人把江西景德鎮製造的白瓷胎加工,繪上各種圖像後燒出的彩釉瓷器,人稱「廣彩瓷」。二十世紀初,由於廣州政局不穩,瓷商紛紛遷移至受西方文化影響更深的香港作業,便造就「港彩瓷」的發展。

由於早期「港彩瓷」主要為外商而製造,瓷器上的紋飾反映當時購買者的喜好及身分。瓷器紋飾大多圍繞花卉、雀鳥、蝴蝶等中國傳統吉祥主題,配上各種鮮豔奪目的釉彩顏料,例如玫瑰紅、晴空藍、青草綠及亮金等,令瓷製品展現優雅尊貴的氣派,被當時外國商人及高官視為身分象徵。

彩瓷製作是項既複雜又講求技巧的工作。在製作初期,彩瓷跟版畫有點相似,彩瓷師傅在印版完成構圖後,會把圖案用壓印方式複製到瓷胎;之後,師傅會當上畫師,一筆一劃、粗幼有致地繪畫上不同色彩及線條。過程需要師傅全神貫注,有條不紊地處理每個步驟,才可製作出精良的彩瓷器皿。彩瓷師傅的嚴謹及仔細的態度,像是提醒人們做事需要細心看待每個細節。

是次展覽後,導師除了學習到紋飾的構圖、色調及線條繪畫外,也了解到紋飾可以記錄人們的喜好及文化背景,說出當地的故事。可以想像,從前師傅畫出的紋飾,把本地文化傳達至更遠的地方。今天,現代瓷器製作着重效率,彩瓷製作與其他傳統工藝雖愈見鮮有,但它們背後蘊含的文化價值仍然存在。

 




參觀「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展覽
12-09-2016

9月12日,教育團隊前往香港中央圖書館,參觀由香港藝術館主辦的「竹都好有趣——藝術館在這裡」展覽。

這次展覽是香港藝術館於擴建工程期間,一項以嶄新面貌接觸觀眾的教育推廣活動,希望藉着館藏藏品,以「竹」為主題,連繫藝術與生活。合辦機構包括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

竹結實又有韌性,易於塑形,作為生活工具,可說是無所不能。從身上的汗衣、案前的筆筒、記事用的竹簡到竹食品,大至房子,小至牙籤,都找到竹的痕跡。

竹清雅樸實、中空外直、堅韌挺拔,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象徵,古代文人從中體會到樸素謙遜、堅守節操的品格,以此作為榜樣,更透過書畫工藝,表達對竹的喜好和感受。

一幅碩大的竹戲棚展示也令人印象深刻。就地取材搭建棚架的技藝曾經在中國廣為流傳,北方多以木為材料,南方則更多用竹來搭棚。歷史記載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紫禁城的太和門在火災中焚毀,剛巧當時光緒帝大婚之日將至。按照清朝制度,大婚皇后須經太和門進宮。重修太和門已來不及,只得讓搭棚扎彩的工匠,臨時搭建一座彩棚太和門,即使大風吹過,也不搖不動,據說在宮中工作很久的人都分不清真假。

幸運的是,香港依然保留搭竹棚的技藝,每年適逢神誕、賽會、出會、建醮等傳統節日慶典,數以萬計的竹竿拔地而起,慶典過後又迅速拆卸還原,實在令人歎為觀止。


<p>今天香港依然經常看到竹架、竹棚,在重要節慶時搭建的大戲棚有時可容納上千人。</p>

今天香港依然經常看到竹架、竹棚,在重要節慶時搭建的大戲棚有時可容納上千人。





新加坡〈好自然〉專欄徵文活動分享
12-09-2016

今年四月至六月,新加坡〈好自然〉專欄舉辦徵文活動,鼓勵小讀者發現身邊美好的自然,與其他讀者分享。

本年初,教育團隊繼續與新加坡《聯合早報》學生報《大拇指》合作,推出為期一年的〈好自然〉連載專欄,內容從石頭、泥土、樹木等自然元素出發,與讀者一起發掘大自然。四月至六月期間,舉辦徵文活動,邀請讀者以「我生活中最美的樹」為題投稿,希望讀者留意身邊的樹木,說說當中的故事。

新加坡是花園城市,到處都可以看見不同的樹木,既美麗,又涼快。其中一位投稿獲選的小作者陳一安留意到「五元樹」,一棵被印刷在新加坡五元鈔票上的樹──香灰莉木(Tembusu),在艱苦的自然條件下,仍可茁壯成長。他聯想到這樹就像新加坡的歷史,經歷多年的風雨,依然堅毅不屈,更是國家自然遺產,是他十分珍惜的樹木。

人們常說「根」代表「家鄉」,其實「樹」和「家」的關係也很密切,木可以成為建築材料,興建居所,也可以栽種成花園,與人們建立深刻的連繫和感情。團隊十分感謝新加坡《聯合早報》學生報《大拇指》和學生的踴躍參與,徵文活動才得以順利舉行。優秀作品已刊登於第25期《大拇指》「小作家」欄目,三位獲選學生包括翁仕譞、許瀚文和陳一安同學,將獲贈《中國建築‧自然組曲》一書,希望小朋友進一步從自然的角度認識傳統中國文化。




2016年8月
參觀「識.見香港」展覽及工作坊
11-08-2016

百年間,香港迅速發展,從小漁港變成大都會。現今的城市面貌下,隱藏着很多昔日有趣的人和事。由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三聯書店及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合辦,有關香港舊照片的展覽──「識.見香港」,正於各區圖書館及書店舉行巡迴展示,以19至20世紀舊照片呈現歷史。本月,教育團隊參與於柴灣圖書館舉行的展覽及工作坊,體會當中的集體回憶。

這次活動重點展示5幀香港歷史照片,主題包括衛生、體育、交通、民生及建造。通過城大學生參與延伸演繹,以當年拍攝事物為依據,發掘被遺忘的故事。訪問中,參與學生表示內容籌備是一項艱巨而有意義的工作,例如在「建造」主題,學生在展示香港早期「打石場」舊照片同時,把有關打石業的剪報並列,揭示當年工人的風光及辛酸史。這不僅令觀眾對此式微行業留下深刻印象,還讓大家從多角度思考事情本質,培養追根究底的精神。

除展示外,主辦單位還同場舉辦工作坊,與大眾討論、分享有關香港的記憶。當日,負責活動的學生藉着歷史照片引導參與者多留意身邊社區,並特意設計以「取捨柴灣地標」為題的桌上遊戲,提升彼此的互動。由於部分參與者為柴灣區老街坊,活動中他們變成顧問團,講述柴灣區的生活及文化,加深其他參與者對該地標用途及意義的認識。在這次工作坊,團隊導師領悟到教育活動不只是傳統單向教育,也要因應觀眾靈活調配內容及流程,引導彼此分享和學習,加強活動主題的發揮。




參觀「藝域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
05-08-2016

8月,教育團隊參觀由香港城市大學與國立故宮博物院合辦「藝域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展」。是次展覽展出來自意大利的清代宮廷畫家──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的畫作,並以新媒體技術演繹,呈現嶄新的觀賞體驗。

專家說中國傳統藝術,講求「寫意」、「以形寫神」,對於事物的外形少有一一羅列;相對地, 17世紀西方藝術注重寫實,尤其對光影、肌理等的細緻描繪。意大利米蘭,一個西方藝術發展重鎮,也是郎世寧出生地。年輕時,他在米蘭的畫室學習西洋畫多年,其後卻為中國宮廷畫作出很大貢獻,他的經歷讓我們看到西方繪畫與中國繪畫相遇的其中一種成果。

清初,他作為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到中國傳教,雖因禁教政策,使他未能實現傳教使命,但他以非凡的繪畫才華,成為清宮廷畫家,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起初,他面對重重困難,例如康熙皇帝要求人像畫必須是正面,不喜歡「陰陽臉」,即不能畫上陰影,而且西洋膠質顏料在絹上作畫困難,既要融合中西畫風,又要迎合皇帝要求。他因而創下新畫法,用「正面光」代替西方藝術慣用的「高側光」,表現立體感;以白色顏料突出光面,尤其動物皮毛光澤,顯示明暗;以「線畫法」,即焦點透視,來增加深遠效果。他的嘗試促進東西藝術的新風氣。

展覽的新媒體展品以新角度演繹郎氏畫作的精神。著名的《百駿圖》,畫下一百匹馬栩栩如生的姿態,新媒體展品「從郎世寧草圖看百駿圖」則利用互動擴增實境裝置,把《百駿圖》草圖與最後成品直接比對,讓觀眾了解郎氏作畫程序,亦見他的認真細膩。此外,在「百駿圖畫室」中,觀眾可透過數碼畫筆發揮創意,在虛擬卷軸上為馬匹着色,好像一同參與郎氏創作。

當日郎氏用西洋畫法演繹傳統藝術,今天的展覽利用新媒體演繹郎氏畫作,讓我們明白到每一次演繹均要對今天的手法、堅持的價值有深刻認識,多留意現有辦法的最佳發揮,讓有價值的事情添上新的活力!




「親親自然」幼兒教材套開發
01-08-2016

柔軟的水可以匯聚成廣闊的大海承載鋼鐵巨輪;堅硬的石頭也可以沖刷成光滑的卵石透出柔和光澤。

教育團隊正在開發的「親親自然」幼兒教材套,希望從身邊自然元素的基本特質出發,發掘其背後最值得分享的文化內涵。教材套包含工作坊和繪本,內容分為「水」、「石」、「土」、「木」四個主題,融入故事朗讀、藝術創作、互動遊戲、實物體驗和電子元素等多樣的方式,結合中華文化,帶領同學一起發現和感受自然。

開發過程中,團隊導師也不斷學習與思考,希望將有趣又有意義的內容呈現給大家。如「石」這一主題,鐘乳石、太湖石、鑽石、玉石……這些特別的石頭常被視為珍寶,受人所愛,但它們如何形成呢?在被人發現前,它們要在特殊環境中經過億萬年磨礪才演變出獨特的形態。期望同學探索石頭特質之餘,明白石頭與人一樣,透過艱辛的磨練,同樣可以變得更美好。

沉重的石材開採、運輸都不便利,今多被各種材料所代替。但人類文明可正是從一塊小小的石頭開始。250萬年前,人類祖先將打製過的石頭握在手中,從此展開使用工具的歷史,用石器砍木、刮削、挖掘、狩獵,改善生存條件。直到3000-4000年前,石器才慢慢被青銅所取代,石頭作為工具陪伴人類的歷史可比其他材料久遠得多。另外,為了方便使用石器,人類進化出更靈活的手指,今人可執筆寫字,與古人類需要握住石頭也有關係。除了石頭可以影響人類發展,身邊許多尋常事物亦不簡單,藉此鼓勵同學多觀察體驗,發掘自然的無限可能。




2016年7月
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他鄉情韻——克勞德‧莫奈作品展」
04-07-2016

在炎熱的暑假,仰望晴空,有沒有發現天色與別不同?自然就在我們身邊,只要細心觀察,每個人也可以有不一樣的感受,畫出獨特的風景。

本月初,教育團隊到訪香港文化博物館,參觀「他鄉情韻 ——克勞德‧莫奈作品展」,欣賞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奈(1840-1926年)筆下的風景。

在這次展覽,團隊感受到莫奈以顏色與光影表現氣氛、作畫的季節,甚至時間。春天的天空色調和暖,表現開朗;冬天顏色也變得冰冷肅殺。天空就像一塊調色盤,用時間來調色。

莫奈更是一位勇於突破前人的藝術家。他的作品有別於同期畫家,細緻描畫的手法,他把自己對景物的印象及感受,透過色調及筆觸呈現在畫布上。畫作近看像是一堆難以辨認的色彩,遠看卻令人感到生動自然,改變了當時對繪畫的審美觀。

從莫奈的生平看到他每到一處都不忘作畫,不因寒風或大雨停止,甚至在家裡建造花園,描繪所栽種睡蓮。不難想像,這位畫家日夜都不忘觀察練習,才可看出每個景致的獨特之處。




「小學教材套」首次試驗課
01-07-2016

教育團隊於2016年初開始籌備「小學教材套」,期望學校的老師將來能夠利用工作坊的內容,在校內開展教育活動,以達到進一步普及的目標。為此,教育團隊有幸邀請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成為合作伙伴,並於6月份進行課堂實踐嘗試。

有別以往由團隊導師帶領工作坊,活動由學校老師帶領進行,對象包括高小與初小學生,試驗課的主題為「皇帝」。教材套着重互動教學內容,例如「皇帝話」遊戲、討論雍正皇帝事跡、「小皇子的成長」動畫等,希望同學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一同思考學習。

課堂上,老師發揮豐富的教學經驗運用教材套,靈活地連繫學生在學科中所學過的知識。例如,老師藉着在過往課堂學習過的秦始皇事跡作引入,引起同學對「皇帝」的興趣,再進入試驗課的內容,有效連繫教材套與不同學科。

團隊開發教材套時,遇上不少困難,特別是內容的深淺程度及適切性。透過「試驗課」,團隊能觀察師生使用教材套的過程及反應,搜集老師對活動的意見及提議,讓教案內容更貼近學校、老師和學生的需要。


<p>同學們正在討論雍正皇帝的政策決定是否合理,嘗試從多角度思考他的功過。</p>

同學們正在討論雍正皇帝的政策決定是否合理,嘗試從多角度思考他的功過。



<p>教材套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十二章紋」活動裡,獲頒發品德章紋的學生感謝其他同學的推舉及支持。希望大家都以這些品德為學習目標!</p>

教材套鼓勵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十二章紋」活動裡,獲頒發品德章紋的學生感謝其他同學的推舉及支持。希望大家都以這些品德為學習目標!





英文版《幸福的碗》和《皇帝先生您好嗎?》榮獲2016年Parents' Choice Gold Award及Recommended Award
01-07-2016

繼去年英文版《在紫禁城》和《您們這裡真好!──小動物起宮殿》於美國Parents' Choice Foundation獲獎後,今年英文版《幸福的碗》Bowls of Happiness和《皇帝先生您好嗎?》What Was It Like, Mr. Emperor? Life in China's Forbidden City分別榮獲2016年Parents' Choice Gold Award及Recommended Award。

Parents' Choice Foundation每年選出對兒童心智成長有積極作用的書籍、電影、玩具等。英文版《幸福的碗》的故事構思、生動插圖和器物的展示備受讚賞,使海外讀者認識到中國紋飾有趣的一面。與此同時,英文版《皇帝先生您好嗎?》對中國歷代皇帝生活的描述及色彩繽紛的繪圖亦得到美國讀者的肯定。歡迎瀏覽以下網址閱覽Parents' Choice Foundation對獲獎書籍的評論:

英文版《幸福的碗》

http://www.parents-choice.org/product.cfm?product_id=34391&StepNum=1&award=aw

英文版《皇帝先生您好嗎?》

http://www.parents-choice.org/product.cfm?product_id=34390&StepNum=1&award=aw




2016年6月
與珠海同學一起「打開小皇宮」!
02-06-2016

5月底,教育團隊到訪珠海進行交流及考察,並首次於當地舉辦「打開小皇宮」展示工作坊,讓這個小小的皇宮從香港巡迴到內地的校園!團隊為此特意調整活動細節、教案內容和展具設計,進一步增加工作坊的互動成分。教育團隊亦藉此機會與學校老師及有關活動單位交流,了解當地教學情況及需要,互相分享推廣文化的經驗。

工作坊開始之時,導師問大家到底想當哪個皇宮人物,大家爭相說要當至高無尚的皇帝、勇武的將士,反應熱烈。其後,藉由互動故事發展,學生理解到原來形形式式的人物都很重要,就像他們的班級一樣,大家分工合作才可以完成工作。學校老師認為是次活動教學的方式能寓教於樂,反應正面。

導師期望可使學生樂在其中,嘗試把傳統價值融入日常生活中,透過靈活的展示、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拉近學生與傳統文化精神的距離,創造一個適合不同學校,但同樣關懷師生的「小皇宮」!


<p>原來中國建築也可「寫出來」!展板講述中國建築與文字在結構上的相似之處,前者由一柱一樑建成,後者用一筆一劃寫成。學生坐在「小皇宮」裏,看珠海市金灣區鳳鳴學校的同學多留心!</p>

原來中國建築也可「寫出來」!展板講述中國建築與文字在結構上的相似之處,前者由一柱一樑建成,後者用一筆一劃寫成。學生坐在「小皇宮」裏,看珠海市金灣區鳳鳴學校的同學多留心!





參觀珠海石博園與會同古村
01-06-2016

「嶺」南,山地平地交錯,岩石變化多樣,氣候溫暖濕潤,其自然條件獨特。香港與珠海,也是嶺南地區,這個地方與香港有什麼不同呢?

在是次珠海考察期間,團隊參觀了當地的石博園與會同村,尋找「自然元素」、「建築」與「人」的連繫。

石博園,以石文化為主題,透過不同的演繹方式來表達石頭與人的關係。當中,最讓團隊感興趣的是來自中國不同時代與地方的名石,例如江蘇太湖石、遼寧翠紋石、廣東的英石等,形態獨特、紋理各異,有些像活潑的動物造型、有些又像恬靜的山水畫。石頭本為無情之物,加上人的想像與珍愛,每個石頭都可以有它的故事和感情。

建築是遮風擋雨的居所,背後一樣蘊藏故事和感情。

會同古村已有280多年歷史,村內至今仍保留灰瓦、青磚、飛簷嶺南民居,村子的西南面有一座棲霞仙館,是屋主為了紀念逝去的妻子而建的仿西洋風格的園林。圍牆外可望見的高聳塔樓、異國風情的西洋柱遺跡,露台、敞廊等的開放空間,配上水池、彎路、荔枝樹等,隨時可以走向自然,既典雅,又清靜。

而且,會同村與香港,有「莫」大的關係。村內的三座祠堂與兩座碉樓,都是由香港宗親所建。莫氏大宗祠的展覽中,介紹家族中傑出的人物,紀念前人,也激勵後輩,讓家族的目標不斷的傳承。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莫仕揚,他和他的兒子莫藻泉、孫子莫幹生相繼被聘為香港太古洋行總買辦。當時,村中的許多族人選擇到外地謀求發展,其中不少人來到香港,他們富裕後,仍為此地修橋鋪路、建祠堂、辦義校,沒有忘記家鄉。

「建築」維繫着家族間的感情,棲霞仙館用來紀念親人,碉樓用來保護村民,祠堂用來祭祀先祖。人們即使移居到別處,也顧念這份鄉土之情。


<p>村中的碉樓好像高大的侍衛,保護着村民。您知道碉樓上嵌的突出物體是什麼嗎?原來是一個英國製造的三面報時鐘。</p>

村中的碉樓好像高大的侍衛,保護着村民。您知道碉樓上嵌的突出物體是什麼嗎?原來是一個英國製造的三面報時鐘。





參觀香港教育博物館「再遇孔子」展覽
01-06-2016

「萬世師表」孔子,是普及教育的先驅,也是我們學習的典範。

5月20日,工作室成員及教育團隊到訪香港教育博物館,參觀「再遇孔子──我和孔老師有個動漫遊約會」展覽。當中的展區包括「立足現代──我們生活中的孔子」、「穿越2,500年──再遇孔子」、「穿越古今──儒家文化傳承在香港」等。展覽以新穎的角度,透過日常生活作為起點,帶領參觀者認識孔子的生平、思想,探索其傳承和發展。

展覽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去認識孔子、儒家思想,從《老夫子》、蔡志忠創作漫畫、《成語動畫廊》,到現代課本、校徽、校訓,以至流行文化,原來孔子的思想就在身邊,先給觀眾一種熟悉感。它的內容相當豐富,既有舊式教科書、孔子版畫等的展示,也有多媒體的設備,包括《三字經》錄音、動畫影片及電子遊戲,展示方式有趣吸引。而當中的教育活動別具「靈活」的特色,對於幼稚園、小學、中學的對象,根據不同的程度,會有不同的方向,幼兒、小學多以德育為主,中學以中國歷史、語文為主,也可以隨時調動活動設施,例如勞作、投擲遊戲、工作紙等,有助不同年紀的人理解孔子的教育、生平、思想。這些皆是值得教育團隊借鑒的地方。

從中也認識到孔子首創私人學校,周遊列國十四年,以「有教無類」的原則招生,將教育普及至大眾,不分階級、不究距離,影響至今。孔子的教導不但具啟發性,而且具趣味性,他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最重要是提高興趣,以此為樂事,這同時也是教育團隊的教育目標。展覽中有電影片段《孔夫子》(費穆導演,1940年),演繹《荀子‧宥坐》一節,魯國有一器,稱作「欹器」,當它空虛時,會斜向一方;當注水太滿時,又會側翻;只有注水到剛好一半的時候,才垂直端正。他以欹器來說明中庸之道,教學方法像做實驗,看起來簡單,背後卻埋藏深意。抽象的概念,經過有趣的、特別的方式具體展現,相比用嘴巴說出來,更是深刻。

團隊十分感謝館長呂詩敏女士、助理館長張耀輝先生,與工作室成員和教育團隊分享展覽內容、策展及文化推廣的經驗,令我們獲益匪淺,期望未來以孔子作為榜樣,發掘更多「寓教於樂」的方式。

 




2016年5月
參加一新美術館「石頭與中國文化」講座
07-05-2016

團隊在構思工作坊的時候,經常思考不同文化主題的趣味和意義,「石頭」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主題。為了進一步認識和學習更多關於石頭與中國文化之間的趣味,團隊導師於5月7日來到了一新美術館,參加由美術館總監楊春棠先生主講的「石與中國文化」講座 。

以下與大家分享這次活動的一些得著:

古人相信,石頭是最堅硬而持久的物料,它可以成為人生前、死後的好居所。古代的貴族用石材建屋,擺放精緻的石雕。古人還用石材建造堅實的墓穴,繪上美麗的壁畫,雕刻出精美的紋飾,想像他們期望的死後世界,希望死者可在那裡得到永生永樂。

除了做堅實的建築之外,古人更會把各種感情與寄望雕刻在石頭上,賦予石頭新的意義。堅固的石頭還可以製成「鎮墓獸」比如石雕神獸「辟邪」,它是獅子和老虎的混合體,是最威武的守衛,鎮守皇帝長眠的地方,保護墓中人不受侵擾。 也有人想到在石頭上開鑿石窟,雕刻出偉大的佛像,仿效印度的石窟寺,他們用石頭建造大型的石窟,把彩塑佛像供奉在其中,創造出一個寧靜清幽的修行環境,將對宗教的追求融入在石窟之中。石頭與中國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它保留了古人的生活痕跡和記憶。透過這些石頭,我們還可意想到他們對世界的認識和追求。

是次講座讓團隊導師學習良多,我們不僅了解到古人如何用石頭造就了舒適的環境,更了解到石頭中所寄託的精神,令導師更加體會到了石頭中所包涵的豐富意義,期望這些關於石頭的有趣故事可以成為日後建立工作坊、展覽的好基礎。




幼兒教案籌備
04-05-2016

為擴展教育對象,達到傳播中國文化的目標,教育團隊現正積極籌備針對幼兒學習的教案。以過往教學經驗和課程為基礎,配合「知識」、「技能」、「態度」三個學習目標,團隊期望以圖像設計和多元形式內容,引發孩子對中國文化的興趣,更早播下學習的種子。

構思的初步階段,最大的挑戰的是教學內容的實踐,顧及幼兒正處於學習階段的第一步,教育內容不能過於抽象艱澀之餘亦要富有啟發。團隊不斷思考如何把幼兒與中國文化連繫起來,賦予活動內容意義。團隊更特意到訪不同地方,參觀其他幼兒活動、進行資料搜集,透過不同的觀察和討論,激發思考。

「重新認識已知的事物,發掘最關鍵、最值得思考的部分。」 工作室教育總監馬健聰在討論會議中經常提點。

從前的孩子是如何學習中國文化呢?文化就在他們身邊,他們的衣、食、住、行都是文化的實踐。教育團隊認為,雖然社會環境改變,但是人的感受依然可以相通。孩子仍可以透過「感受」和「體驗」身邊共有事物,認識中國文化。一如團隊構思的其中一個主題課——「水」。團隊期望孩子透過親身接觸、感受,認識一滴水,令這滴水不只是書本裡的文字,繼而發揮想像,像古人認識世界般,使「水」變得有生命、有感情,並學習當中觀察與想像世界方法,建立認識世界的基礎。

幼兒教案的開發是本年度重要發展項目,團隊期望它未來可以成為一個完善、具教育意義的活動,藉以讓更多孩子接觸中國文化,分享當中的趣味和內涵。




馬灣考察及繪圖培訓
01-05-2016

為了加深對本地歷史文化的認識,以及提高導師的繪圖、寫作及觀察等能力,教育團隊導師於本年四月前往馬灣進行寫生及考察活動。

是次活動,團隊導師先到馬灣的芳園書室參加導賞。書室建於1930年代,據說前身是「陳氏書齋」,屬鄉村私塾,即傳統的「卜卜齋」,後來改建成現今的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導賞員介紹到馬灣的發展、「水上人」的生活習俗、馬灣出產的魚類等。展館亦特別介紹香港教育制度的發展與變化:傳統私塾沒有劃一的學制,會根據不同的學生調節教學進度;鄉村私塾,會進行複式教學,即一位老師在課室內,會同時教授兩級或以上的學生。

過去學校在相對有限的資源下,會作出相應的調節方法。現今的教育制度與配套設施相對進步,更應該致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質素。

藉着前往馬灣的機會,團隊導師進行繪圖培訓。

在馬灣舊村的天后廟與棚屋寫生選材,在這個荒廢的村落,尋找「動人」的一剎繪畫下來。導師們嘗試不同的繪畫練習,包括光影、線條、色塊等,放下電腦畫圖的經驗,發掘更物理、更直接的觀察和感受記錄。

寫生與電腦繪圖最大的分別是面對實景,眼、手要互相對應,有導師表示「畫的時候很容易因為過往的經驗,以符號的形式繪畫圖像,例如畫『樹』會畫了心目中的樹,而不是眼前的樹。」面對一件東西,很容易會用已知的方法去表現,但通過尊重的態度,細心觀察、重新認識,可以更真切地畫出獨有的筆觸、顏色的深淺、線條的軟硬,就更加可以為圖像貫注生命力,還記下當時的心情呢!


<p>棚屋反映以前漁民的生活,在海邊搭棚可以安置不可出海的老幼,也方便將漁船泊於棚邊。</p>

棚屋反映以前漁民的生活,在海邊搭棚可以安置不可出海的老幼,也方便將漁船泊於棚邊。



<p>導師分享用真實的紙筆繪圖,畫錯了無法按下「Undo」鍵,每一筆都變得慎重,也是獨一無二。</p>

導師分享用真實的紙筆繪圖,畫錯了無法按下「Undo」鍵,每一筆都變得慎重,也是獨一無二。





2016年4月
「打開小皇宮」親子導賞團
18-04-2016

雖然四月的天氣乍暖還寒,在聖公會田灣始南小學圖書館內卻是溫情滿溢。

課堂鐘聲響起,一班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在圖書館耐心地等候「打開小皇宮」的導賞活動。有別於以往,這次負責導賞的,並非團隊導師或學校老師,而是學生家長。經過老師簡介及分組後,家長義工團便努力地投入導賞員的角色,為子女母校的同學講解「小皇宮」裡的中國建築、皇宮人物故事,帶領紋飾創作活動,使這個具有文化教育意義的活動增添了一份親切感。

圖書館主任洪嘉欣老師積極推廣這次活動,老師特意安排家長義工團為「打開小皇宮」作導賞。除了增加導賞員與學生之間的比例,更希望讓學生輕鬆自在地發掘中國文化的趣味。

導賞活動期間,團隊導師看到家長及學生都全情投入。家長義工在搜集與準備資料上下了苦工,按着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程度調節導賞內容。 同時,學生也對展示內容及創作活動表現雀躍,主動提問參與。

這次活動是創新而有趣的嘗試,通過同學與家長的互動,學生有了不同的學習體驗。在幫助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更提升了文化教育的意義,帶給團隊導師在開發教育活動上的新啟示。教育計劃衷心感謝聖公會田灣始南小學的積極推動和家長的熱心參與,令本次活動取得了成功。


<p>一位參與活動的家長義工,雖然子女早已畢業成材,但她依然回到孩子的母校,為學生介紹「小皇宮」的故事。</p>

一位參與活動的家長義工,雖然子女早已畢業成材,但她依然回到孩子的母校,為學生介紹「小皇宮」的故事。





參與城大歷史照片研究講座
06-04-2016

從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教育團隊參與旁聽香港城市大學文化與文化產業管理文學士課程進行的舊照片研究系列講座。主講丁穎茵博士透過舊照片,與學生分享香港歷史發展和城市面貌的轉變。

今天大家常說「有圖(照片)有真相」,在這次講座中,導師開始認識到攝影並不一定反映「真相」,而是有意識和多層次的創造,由攝影師選擇將景物囊括在鏡頭之中,再由傳播者(如策展人和書報編輯)進一步篩選,才展示在觀眾眼前。丁博士分享多張19世紀末洋人來華拍攝的照片,透過照片可以看出明顯的設計痕跡,例如有洋人換上華人裝束,找來中式家具和器物作背景,塑造一種中國情調。拍攝過程由攝影師設計環境、角色和情節,再由被拍攝者演出。

然而,即便是擺拍,也不代表該照片沒有研究的價值。照片是歷史的切面,研究和解讀的方向是多元的。除了關注照片所捕捉的景物外,一張照片被拍攝下的原因、攝影師的意圖、被攝者的情緒,甚至是照片以外的事物,都可以令我們更加的接近歷史。

研習歷史照片,讓我們看到歷史的變遷,也令我們重新思考影像和生活的關係。今天,我們經常接觸到大量圖像,願意花在一張圖像的時間卻很有限。在圖像訊息急速膨脹的時代,培養視覺素養(visual literacy)更是重要。




《幸福的碗》、《皇帝先生您好嗎?》英文版角逐美國INDIEFAB Book of the Year Awards
01-04-2016

好消息!

《幸福的碗》英文版Bowls of Happiness : Treasures from China and the Forbidden City 和《皇帝先生您好嗎?》英文版 What Was It Like, Mr. Emperor? Life in China’s Forbidden City入圍2015年第十八屆INDIEFAB年度好書的決賽候選。其中,《幸》及《皇》分別進入兒童非小說類書籍(Juvenile Nonfiction)及少年非小說類書籍(Young Adult Nonfiction)兩大組別的提名名單。

Foreword Reviews是一份在美國的書籍評論雜,藉著舉辦INDIEFAB Book of the Year Awards,讓小型獨立出版社的優異作品得到大眾的認識及認同。每年,他們會安排志願的圖書館管理員和書商組成評判小組,從獨立出版者、大學出版社、獨立作家中,選出傑出作品,加以鼓舞及獎勵。

除了入圍相關獎項外,從各方的書評中,教育團隊幸悉《幸》及《皇》同獲讀者的好評。當中,不少讀者認為這兩本圖書是認識中國碗上紋飾及中國皇帝的好渠道,而漂亮的插圖亦提高他們對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

由香港何鴻毅家族基金贊助出版的《幸》和《皇》是《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英文版的其中兩本,我們將會繼續以創新有趣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推廣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遺產。

如想了解有關的候選書籍,請進入以下網址瀏覽:

《幸福的碗》英文版Bowls of Happiness : Treasures from China and the Forbidden City

https://indiefab.forewordreviews.com/books/bowls-of-happiness/

《皇帝先生您好嗎?》英文版 What Was It Like, Mr. Emperor? Life in China’s Forbidden City

https://indiefab.forewordreviews.com/books/what-was-it-like-mr-emperor-life-in-chinas-forbidden-city/

如想了解更多《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fc-edu.org/web/cn/1_2.php

 




2016年3月
2016新加坡<好自然>連載專欄與讀者見面
19-03-2016

去年,教育團隊與新加坡《聯合早報》學生報《大拇指》合作,推出了<遊皇宮>連載專欄,向當地年輕讀者推廣中國文化。本年度,雙方繼續合作開展<好自然>連載專欄,專欄為期一年,由本年1月開始,每月帶領讀者一起發現大自然中所蘊藏的好靈感。

從去年圍繞個人成長的主題延展,新主題希望引起讀者對自然的關注,一起去發現、欣賞大自然美好的一面。內容會從身邊最常見的石頭、泥土、樹木這些自然元素出發,引導小朋友思考這些自然元素在生活中的應用和文化含義。

內容請見:http://www.zbcomma.sg/archives/16305




「我的家在紫禁城」小學教材套開發
09-03-2016

「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計劃於2008年起,一直致力發掘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並且以生動有趣、深入淺出的形式與大眾分享。去年於國內推出《最好的皇宮》學習套裝,反應十分熱烈。學習套裝向老師和家長提供生動有趣的教學資源,將中國文化帶進學校與家中,與小朋友一起發掘皇宮的趣味。

為了進一步與香港學生分享中華文化,教育團隊於2016年起,針對全港小學,開發「我的家在紫禁城」小學教材套。教材套內容圍繞傳統中國的皇宮、建築、花園、皇帝、皇宮人物、器物、紋飾和飲食八大範疇,分為高小版及低小版。團隊與本地學校緊密合作,進行課程嘗試及實踐,旨在發展一套適合本港學校情況的教材套。

團隊非常榮幸能夠邀請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作為合作伙伴,彼此發揮優勢,教育團隊提供教學內容及教材設計,學校老師在校內實踐課程。期望在活動過程中,增加學生對中華文化的學習興趣,引導多角度思考,培養良好的價值觀及積極正確的人生觀。




《遊花園》學習套裝開發
07-03-2016

繼《最好的皇宮》學習套裝於2015年11月在北京推出後,教育計劃積極開發以中國園林為主題的《遊花園》學習套裝,與小朋友一起從皇宮花園走出去,發掘大自然的無限可能,領略創作的趣味,感受最珍貴的回憶。2016年初,教育計劃非常榮幸能夠邀請北京市東城區新鮮胡同小學加入成為「小小紫禁城」合作伙伴,與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一同參與「遊花園」課程的開發實踐,讓課程的內容和設計更切合老師和學生的需要。




2016年2月
參觀一新美術館「凝煙翠 宋元明.龍泉青瓷」
19-02-2016 ── 20-02-2016

2月19日及20日,教育團隊參觀一新美術館「凝煙翠 宋元明.龍泉青瓷」展覽及講座,繼早前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展覽後,進一步探索不同種類的瓷器故事,認識宋至明代的青瓷藝術。

是次展覽共展出逾六十件宋至明代浙江省龍泉窯青釉瓷器,來自九位香港私人收藏家,大部份屬首次公開展覽。通過導賞員講解展品,龍泉窯與朝代興亡的故事就在眼前:龍泉窯始燒於北宋,當時尚未形成自己風格。到了南宋,龍泉青瓷產品種類眾多,釉色青翠,造型優美,一枝獨秀。明朝的龍泉窯又吸收了元文化,技術上更為進步,成了官窯,為皇家製造器物。隨着社會轉變,瓷器也跟着轉變。以成色為例,南宋流行的是偏藍的梅子青、粉青,明王室使用的是翠青,而民間則多用橄欖綠。

青瓷是單色釉瓷器,顏色和花紋都較淡雅,像是明永樂年間的處州龍泉官窯青釉大盤,就幾近沒有任何雕飾,驟眼看上去很容易被忽略,也不知道從何欣賞。從前沒有今天的設備,在沒有紋飾遮掩的情況下,上釉的厚薄、顏色分佈更要平均。導賞員指出沒有兩件青瓷是完全一樣的,如果出現了其中一件必定是膺品。瓷器由泥土而來,經過了不同人的加工而變成手上的器物,每一件都是獨特而珍重。

由一新美術館館長楊春棠先生主講的「青瓷與中國文化」講座讓導師以另一角度探索相關主題。原來「青」是全世界最早出現的釉色,早在商朝已有青瓷,作用是保護器物。青瓷的興盛與茶文化、香文化有莫大的關聯,薰香於宋明以來普及於民間,除了祭祀用的香外,也會在居室內使用。線香、香餅、長壽香是當時的新香品,用以配合薰香,不同造型的青瓷香具遍及各地,像展品中有鼎形香爐、鴨形爐等,反映了古時不同的燒香習慣和文化。茶具方面,唐人陸羽《茶經》曾以青瓷溫潤如玉而極力推崇用青瓷來品茶,當時的平民、文人雅士會用青瓷,甚至皇帝也會以其作為賞賜。像團隊「甚麼東西」工作坊所介紹的日常器物,一件看來簡單的青瓷,內裡交織着的是不同的中國文化。

團隊很榮幸能夠從這次展覽和講座中學習,期望日後能帶着這些故事,豐富工作坊的內容。




《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送抵泰北華文學校
18-02-2016

「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計劃致力與大眾分享中國文化的趣味。除了香港,教育計劃亦積極在其他地區進行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推廣和慈善活動。在何鴻毅家族基金的支持下,教育計劃與「華欣文教基金」、「莒光文化服務中心」合作,送贈《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予泰國北部山區的華文學校,與當地生活艱苦但依然堅持華文教育的同學,分享中國文化的趣味,傳遞來自香港的敬意和關懷。

於去年9月,《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已送抵泰北,感謝泰北滿星疊大同中學協助分派圖書至泰北山區85所華文學校。伴隨圖書,教育團隊邀請香港學生向泰北學生寫上明信片,亦一同送往當地,讓兩地學生在成長的路上互相鼓勵。感謝以下四所學校參與這次「香港寄泰北──香港來郵活動」(排名不分先後):九龍浸信會禧年(恩平)小學、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方樹福堂基金方樹泉小學、三水同鄉會禤景榮學校。再次感謝「送炭到泰北」資深義工曾醒明先生和一眾關心泰北的熱心人士,讓是次活動能夠順利完成。




《紫禁城100》新書分享會
15-02-2016

為慶祝2015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於2016年1月份正式出版《紫禁城100》繁體中文版,並在2016年2月15日 於三聯書店(灣仔分店)舉辦新書分享會。當日有幸邀請到香港三聯書店常務副總編輯侯明女士蒞臨分享,同場更有香港著名歷史學者丁新豹博士及香港藝術館館長司徒元傑先生與作者趙廣超先生進行交流。本港各大媒體記者應邀出席。

於分享會上,侯明女士分享三聯書店與作者趙廣超先生同樣熱愛中國文化,對文化傳承充滿使命感。他們既是合作夥伴,又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作者趙廣超先生認為書籍出版是戲劇、電影等不同娛樂的基礎,他希望透過出版讓新一代感受他對事物的體驗。他講述他與工作室成員在創作作品期間,遇上不少難題,圖像都經過不斷的修改重畫,希望讀者也不要一次過看完,細心品味。最後更特別感謝何鴻毅家族基金對文化推廣的積極支持。

 


<p>《紫禁城100》以現代的語言配合精緻的圖像,深入淺出地介紹紫禁城及背後的中國文化內涵。</p>

《紫禁城100》以現代的語言配合精緻的圖像,深入淺出地介紹紫禁城及背後的中國文化內涵。



<p>侯明小姐提及三聯書店的出版既要創新,又要一流,欣賞趙廣超先生與工作室團隊的「圖文書」作品特色,內容引人入勝,展望未來有更多合作。</p>

侯明小姐提及三聯書店的出版既要創新,又要一流,欣賞趙廣超先生與工作室團隊的「圖文書」作品特色,內容引人入勝,展望未來有更多合作。





2016年1月
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展覽
20-01-2016

有人說,明朝是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統一王朝,它繁榮而富足,同時也吸收了大量的外來文化,由皇家到民間皆是多元且精彩。本月,教育團隊參觀由敏求精舍與香港歷史博物館聯合籌劃的「日昇月騰:從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專題展覽。展覽特別展出三百多件平日鮮有機會觀賞的個人珍藏文物,令觀眾以嶄新角度認識明代的歷史和文化,發掘文物背後的小故事。

團隊導師對明代瓷器展品和鄭和下西洋之間的關係特別感興趣。據說,明初青花瓷的染料,名為「鈷料」,皆出自中國本土,顏色灰灰的。當時,鄭和還未下西洋,海外的貿易還未蓬勃。明永樂年間開始,青花瓷顏色鮮藍亮麗,是因為開始引進國外的鈷料,這與鄭和下西洋不無關係!

鄭和的船隊曾遠達非洲東岸,每當航行到各個國家,除送禮外,也不忘了解當地文化。展覽上也可以見到大量伊斯蘭風格的青花瓷:大盤、扁壺、洗手的器皿等,有些瓷器上更畫上阿拉伯文與波斯文,又稱「回回文」,反映明代的海外商業與文化頻繁的交流。

除了瓷器,展品還包括漆器、景泰藍、玉器、織品、家具、金銀器等,品種豐富。讓我們近距離欣賞當中的細緻工藝,如青花瓷上的雙勾花紋;漆器以二三百層做成亮麗而平滑的表面;利用榫卯技術製作的明式家具等等。


<p>展品中,青花瓷上的「回回文」刻畫在明顯的位置,器形充滿伊斯蘭的風格。聽說正德皇帝對伊斯蘭教最為親近,還請回人入宮做他的「回回文」師傅。</p>

展品中,青花瓷上的「回回文」刻畫在明顯的位置,器形充滿伊斯蘭的風格。聽說正德皇帝對伊斯蘭教最為親近,還請回人入宮做他的「回回文」師傅。





「打開小皇宮」的小小導賞員
11-01-2016 ── 22-01-2016

「紫禁城為什麼叫紫禁城,你們知道嗎?猜猜看!」一把稚氣的聲音自信滿滿地介紹皇宮名字的由來,說得頭頭是道。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安排八位小小導賞員,向其他同學導覽「打開小皇宮」。一眾小小導賞員為了準備導覽,去年11月參與了在屏山舉行的「打開小皇宮」教育活動,在參觀展覽和出席工作坊時,認真地做筆記,準備當「打開小皇宮」到訪學校時,擔任一名稱職的導賞員。

學校安排午饍和小休時間,開放禮堂讓同學參觀展覽。鐘聲一響,小小導賞員就在禮堂前領取工作證,投入工作。由於反應熱烈,為了應付眾多的學生人數,老師安排了不同的導賞路線,讓多組導賞團同時參觀。小小導賞員要在短短4分鐘內,向參觀同學分享展覽的有趣內容,真不容易!老師和家長義工雖然並不參與導賞工作,但也會在旁協助管理秩序。鐘聲再響,忙了一整個小休的導賞員又奔回課室上課。

小小導賞員的表現熟練,想必他們下了相當的勞力,可是他們竟無一喊苦!有同學每天早起,上學前溫習內容;又有同學邊吃早餐邊讀稿。雖是背誦,卻很快樂。小小導賞員也會遇上各種困難,經過今次的體驗,小小導賞員或許也多少明白老師的平常的工作吧!

教育計劃一直致力播下文化承傳的種子,從小小導賞員身上看到,學生並非只是被動地受教,在學習的過程中可擔當更積極的角色。教育計劃感謝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的全情投入,讓是此活動發揮極具教育傳承意義的效果。

 


<p>小小導賞員們分享今次活動的體驗。犧牲平日小休和午饍的休憩時間卻沒有抱怨,非常投入於導賞的工作之中。</p>

小小導賞員們分享今次活動的體驗。犧牲平日小休和午饍的休憩時間卻沒有抱怨,非常投入於導賞的工作之中。





「打開小皇宮」在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
11-01-2016 ── 22-01-2016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於1月舉行「打開小皇宮」教育活動,老師、學生都非常投入參與。圖書館主任倫雅文老師帶領學生舉行各項延伸活動,包括讓學生拍攝短片宣傳活動內容,製作壁報分享學習成果,更組織學生擔任小小導賞員,多方面豐富學習經歷。倫老師表示,有幸得到其他老師的配合,學生和家長義工的幫助,一連串的活動才得以順利進行。

除了教育團隊導師到校舉行工作坊,學校老師亦有參與教學。老師表示,除了學習成果外,亦十分重視學習的過程,包括思考,溝通,表達等。例如,「打開小皇宮」工作坊其中一個活動,讓學生選出一名同學,頒予代表不同美德和才能的十二章紋。十二章紋本繡在龍袍之上,但即使同學們不是皇帝,背後的 價值和意義同樣值得追求。老師會用上一整課的時間進行此活動,引導學生討論每一種美德的含意,提出例證,期望藉此促進學生對傳統美德有更深刻的認識,也培養他們思辯的能力。聆聽學生的討論,了解他們的學習過程,有利於老師制定教學策略。

今次在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正慧小學舉行的「打開小皇宮」,熱鬧如嘉年華。期望日後分享更多不同學校的延伸活動和教學策略,互相交流,促進彼此。


<p>教育團隊導師向學校老師介紹展覽內容,交流教學和向學生分享傳統文化的心得。</p>

教育團隊導師向學校老師介紹展覽內容,交流教學和向學生分享傳統文化的心得。



<p>同學穿上龍袍,在老師佈置的壁報前宣傳「打開小皇宮」的活動。</p>

同學穿上龍袍,在老師佈置的壁報前宣傳「打開小皇宮」的活動。



<p>展覽內容豐富,工作坊和導賞未有詳述的部分,學生在校園電視台向全校分享延伸學習活動。</p>

展覽內容豐富,工作坊和導賞未有詳述的部分,學生在校園電視台向全校分享延伸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