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关于我们

交流培训

教育计划重视交流培训,以增强团队对文化的感受和认识,发挥各成员的专长。团队积极参与不同地域的考察交流,并与国内外不同团队合作,为计划发掘更多发展的可能。


 

历程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6年12月
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宫囍——清帝大婚庆典”展览
01-12-2016

中国人重视嫁娶之事,它不仅是两人的承诺,更关系到整个家族。相对平民百姓,皇帝婚礼更变成国家庆典,仪式既复杂又隆重,当中许多礼节及装饰,都象征对传统婚姻不同的祝愿及期望。早前,教育团队前往香港文化博物馆参观“宫囍——清帝大婚庆典”展览,从传统婚礼上应用的纹饰、器物,认识皇帝婚礼及其背后的意义。

是次展览以皇帝大婚为题,特别设置两大展区展出清代皇家大婚及本地婚俗的文物,并设置互动教育区。清代皇家展馆内的展品大多来自故宫博物院,并首次于香港展出,展品包括各式各样的嫁妆和婚礼上使用的器具。

清代皇帝身为一国之君,婚礼除了像普通人有满满的祝福,还有甚么含意呢?其实只要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当中隐藏了满汉融和、天下太平的心愿。例如婚礼上使用的器物虽在满清年间制成,却仍传承前朝大婚的传统,沿用象征美好姻缘的纹饰——“囍”、“蝴蝶”、“蝙蝠”;大婚所穿的袍服及衣饰上都绣有“龙”、“凤”吉祥图案,告诉大家二人尊贵地位的同时,并表达出期望融入中土文化的想法。另外,婚礼亦重视保留满族的传统文化,如皇后的嫁妆备有战场上应用的装备,展品“铁金累丝盔”便是佼佼者。虽然盔甲只为礼仪而设,不会于战场使用,但却透露了满族人重视军事训练的精神。

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大家都希望获得祝福,向往幸福。展览同时展出本地博物馆的婚俗文物,来自不同年代及阶层的展品包括花轿、刺绣裙褂、宴席摆设等,布满各种纹饰,虽没有皇家展品的精致手工及名贵用料,但却传承着传统婚礼的精神,并发展出各自的特色。其中展品“客家花轿”上的石榴、牡丹、荷花、白头翁等都是民间为人熟悉的姻缘象征,喻意“多子”、“富贵”、“和谐”及“白头到老”。

馆内亦设有“互动教育区”加强公众对传统“大婚”的认识,提供不同的互动及创作装置,让不同年龄的参观者都可轻松地认识“清帝大婚典礼”的进程及各种在传统婚礼上常见的纹饰。其中的纹饰创作活动“来试试编织幸福吧!“鼓励小朋友与家长一起参与,学习从手工制作中认识传统文化的乐趣。从皇家大婚到本地婚俗,传统婚礼上应用的纹饰及器物都会因应环境及时代因素而被保留或转变,但人们对幸福的期望至今没变,这份心意会化成不同形式的祝福,好好分享。


<p>其中的本地婚俗文物展品&mdash;&mdash; &ldquo;客家花轿&rdquo;虽没有使用名贵物料作装饰,但在轿身上却布满许多象征美好姻缘的纹饰,表现出平民百姓对婚嫁的期望及祝愿。</p>

其中的本地婚俗文物展品—— “客家花轿”虽没有使用名贵物料作装饰,但在轿身上却布满许多象征美好姻缘的纹饰,表现出平民百姓对婚嫁的期望及祝愿。



<p>导师学习制作同心结,体验古人在传统婚礼上所花的心思。</p>

导师学习制作同心结,体验古人在传统婚礼上所花的心思。





2016年11月
参观“竹都好有趣──艺术馆在这里”工作坊
03-11-2016

教育团队导师今次来到西营盘圣类斯中学(小学部)参观“竹都好有趣──艺术馆在这里”工作坊。工作坊以竹为主题,联系生活与艺术,透过中国传统文化对竹的应用以及艺术表达,发掘寻常事物背后的无限可能性。

该工作坊是“竹都好有趣──艺术馆在这里”教育推广计划的一部分。展览部分已于九至十月在中央图书馆进行,同时工作坊部分亦走进中小学校,进行为期四个月的外展教育。整个教育推广计划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主办,香港艺术馆筹划,并与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和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合作举办。

与一般工作坊有所不同,是次活动参与者超过一百名小学生,团队导师亦希望藉此机会学习如何面对众多参与者进行工作坊。

工作坊中,导师通过更加丰富的互动,合理照顾到不同位置、不同班级的学生,既有邀请个别学生参与活动,又引导全班一同思考,更走进观众席,务求令学生投入其中,感受竹的趣味。

竹在生活中千变万化,吃饭用的筷子,睡觉用的竹席,孩童玩的竹蜻蜓…… 只要发挥想象与创意,几乎一切问题都可用竹来解决!为此工作坊特别准备了不同的实物教具,使学生能亲身体验,感受竹与生活的联系。

活动中,导师邀请学生发挥想象,猜想不同竹制品的功用,认识各种竹的特性和好处之外,更了解人们透过竹发挥创意,将想象实践,满足生活的各种需要。

教育团队也期待将参与此次活动获得的经验,融入到未来的工作坊中,与同学一起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趣味。

 




2016年9月
参观一新美术馆"港彩传奇:粤东磁厂"展览
14-09-2016

筹备小学教材套的过程中,团队积极发掘不同传统装饰图案的有趣故事。为了增加对这个主题的认识,教育团队於本月参观一新美术馆举办的"港彩传奇:粤东磁厂"展览,学习、认识本地彩瓷发展历史及绘画特色。

"粤东磁厂"的诞生与香港早期工业发展有着莫大关係。彩瓷本是广州的特产,清代时期,外商多集中於广州活动,并喜欢订购瓷器运往海外,於是当地人把江西景德镇製造的白瓷胎加工,绘上各种图像後烧出的彩釉瓷器,人称"广彩瓷"。二十世纪初,由於广州政局不稳,瓷商纷纷迁移至受西方文化影响更深的香港作业,便造就"港彩瓷"的发展。

由於早期"港彩瓷"主要为外商而製造,瓷器上的纹饰反映当时购买者的喜好及身分。瓷器纹饰大多围绕花卉、雀鸟、蝴蝶等中国传统吉祥主题,配上各种鲜豔夺目的釉彩颜料,例如玫瑰红、晴空蓝、青草绿及亮金等,令瓷製品展现优雅尊贵的气派,被当时外国商人及高官视为身分象徵。

彩瓷製作是项既複杂又讲求技巧的工作。在製作初期,彩瓷跟版画有点相似,彩瓷师傅在印版完成构图後,会把图案用压印方式複製到瓷胎;之後,师傅会当上画师,一笔一划、粗幼有致地绘画上不同色彩及线条。过程需要师傅全神贯注,有条不紊地处理每个步骤,才可製作出精良的彩瓷器皿。彩瓷师傅的严谨及仔细的态度,像是提醒人们做事需要细心看待每个细节。

是次展览後,导师除了学习到纹饰的构图、色调及线条绘画外,也了解到纹饰可以记录人们的喜好及文化背景,说出当地的故事。可以想像,从前师傅画出的纹饰,把本地文化传达至更远的地方。今天,现代瓷器製作着重效率,彩瓷製作与其他传统工艺虽愈见鲜有,但它们背後蕴含的文化价值仍然存在。




参观"竹都好有趣——艺术馆在这里"展览
12-09-2016

9月12日,教育团队前往香港中央图书馆,参观由香港艺术馆主办的"竹都好有趣——艺术馆在这里"展览。

这次展览是香港艺术馆於扩建工程期间,一项以崭新面貌接触观众的教育推广活动,希望藉着馆藏藏品,以"竹"为主题,连繫艺术与生活。合办机构包括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

竹结实又有韧性,易於塑形,作为生活工具,可说是无所不能。从身上的汗衣、案前的笔筒、记事用的竹简到竹食品,大至房子,小至牙籤,都找到竹的痕迹。

竹清雅樸实、中空外直、坚韧挺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象徵,古代文人从中体会到樸素谦逊、坚守节操的品格,以此作为榜样,更透过书画工艺,表达对竹的喜好和感受。

一幅硕大的竹戏棚展示也令人印象深刻。就地取材搭建棚架的技艺曾经在中国广为流传,北方多以木为材料,南方则更多用竹来搭棚。历史记载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1889年1月16日),紫禁城的太和门在火灾中焚毁,刚巧当时光绪帝大婚之日将至。按照清朝制度,大婚皇后须经太和门进宫。重修太和门已来不及,只得让搭棚扎彩的工匠,临时搭建一座彩棚太和门,即使大风吹过,也不摇不动,据说在宫中工作很久的人都分不清真假。

幸运的是,香港依然保留搭竹棚的技艺,每年适逢神诞、赛会、出会、建醮等传统节日庆典,数以万计的竹竿拔地而起,庆典过後又迅速拆卸还原,实在令人歎为观止。


<p>今天香港依然经常看到竹架、竹棚,在重要节庆时搭建的大戏棚有时可容纳上千人。</p>

今天香港依然经常看到竹架、竹棚,在重要节庆时搭建的大戏棚有时可容纳上千人。





2016年8月
参观"识.见香港"展览及工作坊
11-08-2016

百年间,香港迅速发展,从小渔港变成大都会。现今的城市面貌下,隐藏着很多昔日有趣的人和事。由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叁联书店及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合办,有关香港旧照片的展览──"识.见香港",正於各区图书馆及书店举行巡迴展示,以19至20世纪旧照片呈现历史。本月,教育团队参与於柴湾图书馆举行的展览及工作坊,体会当中的集体回忆。

这次活动重点展示5帧香港历史照片,主题包括卫生、体育、交通、民生及建造。通过城大学生参与延伸演绎,以当年拍摄事物为依据,发掘被遗忘的故事。访问中,参与学生表示内容筹备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例如在"建造"主题,学生在展示香港早期"打石场"旧照片同时,把有关打石业的剪报并列,揭示当年工人的风光及辛酸史。这不仅令观众对此式微行业留下深刻印象,还让大家从多角度思考事情本质,培养追根究底的精神。

除展示外,主办单位还同场举办工作坊,与大众讨论、分享有关香港的记忆。当日,负责活动的学生藉着历史照片引导参与者多留意身边社区,并特意设计以"取捨柴湾地标"为题的桌上遊戏,提升彼此的互动。由於部分参与者为柴湾区老街坊,活动中他们变成顾问团,讲述柴湾区的生活及文化,加深其他参与者对该地标用途及意义的认识。在这次工作坊,团队导师领悟到教育活动不只是传统单向教育,也要因应观众灵活调配内容及流程,引导彼此分享和学习,加强活动主题的发挥。




参观"艺域漫游——郎世宁新媒体艺术展"
05-08-2016

8月,教育团队参观由香港城市大学与国立故宫博物院合办"艺域漫遊──郎世宁新媒体艺术展"。是次展览展出来自意大利的清代宫廷画家──郎世宁(Giuseppe Castiglione, 1688-1766)的画作,并以新媒体技术演绎,呈现崭新的观赏体验。

专家说中国传统艺术,讲求"写意"、"以形写神",对於事物的外形少有一一罗列;相对地, 17世纪西方艺术注重写实,尤其对光影、肌理等的细緻描绘。意大利米兰,一个西方艺术发展重镇,也是郎世宁出生地。年轻时,他在米兰的画室学习西洋画多年,其後却为中国宫廷画作出很大贡献,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西方绘画与中国绘画相遇的其中一种成果。

清初,他作为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到中国传教,虽因禁教政策,使他未能实现传教使命,但他以非凡的绘画才华,成为清宫廷画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叁朝。起初,他面对重重困难,例如康熙皇帝要求人像画必须是正面,不喜欢"阴阳脸",即不能画上阴影,而且西洋胶质颜料在绢上作画困难,既要融合中西画风,又要迎合皇帝要求。他因而创下新画法,用"正面光"代替西方艺术惯用的"高侧光",表现立体感;以白色颜料突出光面,尤其动物皮毛光泽,显示明暗;以"线画法",即焦点透视,来增加深远效果。他的尝试促进东西艺术的新风气。

展览的新媒体展品以新角度演绎郎氏画作的精神。著名的《百骏图》,画下一百匹马栩栩如生的姿态,新媒体展品"从郎世宁草图看百骏图"则利用互动扩增实境装置,把《百骏图》草图与最後成品直接比对,让观众了解郎氏作画程序,亦见他的认真细腻。此外,在"百骏图画室"中,观众可透过数码画笔发挥创意,在虚拟卷轴上为马匹着色,好像一同参与郎氏创作。

当日郎氏用西洋画法演绎传统艺术,今天的展览利用新媒体演绎郎氏画作,让我们明白到每一次演绎均要对今天的手法、坚持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多留意现有办法的最佳发挥,让有价值的事情添上新的活力!




2016年7月
参观香港文化博物馆"他乡情韵——克劳德·莫奈作品展"
04-07-2016

在炎热的暑假,仰望晴空,有没有发现天色与别不同?自然就在我们身边,只要细心观察,每个人也可以有不一样的感受,画出独特的风景。

本月初,教育团队到访香港文化博物馆,参观"他乡情韵 ——克劳德‧莫奈作品展",欣赏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1840-1926年)笔下的风景。

在这次展览,团队感受到莫奈以颜色与光影表现气氛、作画的季节,甚至时间。春天的天空色调和暖,表现开朗;冬天颜色也变得冰冷肃杀。天空就像一块调色盘,用时间来调色。

莫奈更是一位勇於突破前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有别於同期画家,细緻描画的手法,他把自己对景物的印象及感受,透过色调及笔触呈现在画布上。画作近看像是一堆难以辨认的色彩,远看却令人感到生动自然,改变了当时对绘画的审美观。

从莫奈的生平看到他每到一处都不忘作画,不因寒风或大雨停止,甚至在家里建造花园,描绘所栽种睡莲。不难想像,这位画家日夜都不忘观察练习,才可看出每个景致的独特之处。




2016年6月
参观香港教育博物馆"再遇孔子"展览
01-06-2016

"万世师表"孔子,是普及教育的先驱,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5月20日,工作室成员及教育团队到访香港教育博物馆,参观"再遇孔子──我和孔老师有个动漫游约会"展览。当中的展区包括"立足现代──我们生活中的孔子"、"穿越2,500年──再遇孔子"、"穿越古今──儒家文化传承在香港"等。展览以新颖的角度,透过日常生活作为起点,带领参观者认识孔子的生平、思想,探索其传承和发展。

展览以日常生活的角度去认识孔子、儒家思想,从《老夫子》、蔡志忠创作漫画、《成语动画廊》,到现代课本、校徽、校训,以至流行文化,原来孔子的思想就在身边,先给观众一种熟悉感。它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旧式教科书、孔子版画等的展示,也有多媒体的设备,包括《三字经》录音、动画影片及电子游戏,展示方式有趣吸引。而当中的教育活动别具"灵活"的特色,对于幼稚园、小学、中学的对象,根据不同的程度,会有不同的方向,幼儿、小学多以德育为主,中学以中国历史、语文为主,也可以随时调动活动设施,例如劳作、投掷游戏、工作纸等,有助不同年纪的人理解孔子的教育、生平、思想。这些皆是值得教育团队借鉴的地方。

从中也认识到孔子首创私人学校,周游列国十四年,以"有教无类"的原则招生,将教育普及至大众,不分阶级、不究距离,影响至今。孔子的教导不但具启发性,而且具趣味性,他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最重要是提高兴趣,以此为乐事,这同时也是教育团队的教育目标。展览中有电影片段《孔夫子》 (费穆导演,1940年),演绎《荀子‧宥坐》一节,鲁国有一器,称作"欹器",当它空虚时,会斜向一方;当注水太满时,又会侧翻;只有注水到刚好一半的时候,才垂直端正。他以欹器来说明中庸之道,教学方法像做实验,看起来简单,背后却埋藏深意。抽象的概念,经过有趣的、特别的方式具体展现,相比用嘴巴说出来,更是深刻。

团队十分感谢馆长吕诗敏女士、助理馆长张耀辉先生,与工作室成员和教育团队分享展览内容、策展及文化推广的经验,令我们获益匪浅,期望未来以孔子作为榜样,发掘更多"寓教于乐"的方式。




参观珠海石博园与会同古村
01-06-2016

"岭"南,山地平地交错,岩石变化多样,气候温暖湿润,其自然条件独特。香港与珠海,也是岭南地区,这个地方与香港有什么不同呢?

在是次珠海考察期间,团队参观了当地的石博园与会同村,寻找"自然元素"、"建筑"与"人"的连系。

石博园,以石文化为主题,透过不同的演绎方式来表达石头与人的关系。当中,最让团队感兴趣的是来自中国不同时代与地方的名石,例如江苏太湖石、辽宁翠纹石、 广东的英石等,形态独特、纹理各异,有些像活泼的动物造型、有些又像恬静的山水画。石头本为无情之物,加上人的想象与珍爱,每个石头都可以有它的故事和感情。

建筑是遮风挡雨的居所,背后一样蕴藏故事和感情。

会同古村已有280多年历史,村内至今仍保留灰瓦、青砖、飞檐岭南民居,村子的西南面有一座栖霞仙馆,是屋主为了纪念逝去的妻子而建的仿西洋风格的园林。围墙外可望见的高耸塔楼、异国风情的西洋柱遗迹,露台、敞廊等的开放空间,配上水池、弯路、荔枝树等,随时可以走向自然,既典雅,又清静。

而且,会同村与香港,有"莫"大的关系。村内的叁座祠堂与两座碉楼, 都是由香港宗亲所建。莫氏大宗祠的展览中,介绍家族中杰出的人物,纪念前人,也激励后辈,让家族的目标不断的传承。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莫仕扬,他和他的儿子莫藻泉、孙子莫干生相继被聘为香港太古洋行总买办。当时,村中的许多族人选择到外地谋求发展,其中不少人来到香港,他们富裕后,仍为此地修桥铺路、建祠堂、办义校,没有忘记家乡。

"建筑"维系着家族间的感情,栖霞仙馆用来纪念亲人,碉楼用来保护村民,祠堂用来祭祀先祖。人们即使移居到别处,也顾念这份乡土之情。


<p>村中的碉楼好像高大的侍卫,保护着村民。您知道碉楼上嵌的突出物体是什么吗?原来是一个英国制造的三面报时钟。</p>

村中的碉楼好像高大的侍卫,保护着村民。您知道碉楼上嵌的突出物体是什么吗?原来是一个英国制造的三面报时钟。





2016年5月
参加一新美术馆"石头与中国文化"讲座
07-05-2016

团队在构思工作坊的时候,经常思考不同文化主题的趣味和意义,"石头"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为了进一步认识和学习更多关於石头与中国文化之间的趣味,团队导师於5月7日来到了一新美术馆,参加由美术馆总监杨春棠先生主讲的"石与中国文化"讲座 。

以下与大家分享这次活动的一些得著:

古人相信,石头是最坚硬而持久的物料,它可以成为人生前、死後的好居所。古代的贵族用石材建屋,摆放精緻的石雕。古人还用石材建造坚实的墓穴,绘上美丽的壁画,雕刻出精美的纹饰,想像他们期望的死後世界,希望死者可在那里得到永生永乐。

除了做坚实的建築之外,古人更会把各种感情与寄望雕刻在石头上,赋予石头新的意义。坚固的石头还可以製成「镇墓兽」比如石雕神兽「辟邪」,它是狮子和老虎的混合体,是最威武的守卫,镇守皇帝长眠的地方,保护墓中人不受侵扰。 也有人想到在石头上开凿石窟,雕刻出伟大的佛像,仿效印度的石窟寺,他们用石头建造大型的石窟,把彩塑佛像供奉在其中,创造出一个宁静清幽的修行环境,将对宗教的追求融入在石窟之中。石头与中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它保留了古人的生活痕迹和记忆。透过这些石头,我们还可意想到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追求。

是次讲座让团队导师学习良多,我们不仅了解到古人如何用石头造就了舒适的环境,更了解到石头中所寄託的精神,令导师更加体会到了石头中所包涵的丰富意义,期望这些关於石头的有趣故事可以成为日後建立工作坊、展览的好基础。




马湾考察及绘图培训
01-05-2016

为了加深对本地历史文化的认识,以及提高导师的绘图、写作及观察等能力,教育团队导师于本年四月前往马湾进行写生及考察活动。

是次活动,团队导师先到马湾的芳园书室参加导赏。书室建于1930年代,据说前身是陈氏书斋,属乡村私塾,即传统的卜卜斋,后来改建成现今的旅游及教育中心暨马湾水陆居民博物馆。导赏员介绍到马湾的发展、水上人的生活习俗、马湾出产的鱼类等。展馆亦特别介绍香港教育制度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私塾没有划一的学制,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调节教学进度;乡村私塾,会进行复式教学,即一位老师在课室内,会同时教授两级或以上的学生

过去学校在相对有限的资源下,会作出相应的调节方法。现今的教育制度与配套设施相对进步,更应该致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素

藉着前往马湾的机会,团队导师进行绘图培训

在马湾旧村的天后庙与棚屋写生选材,在这个荒废的村落,寻找动人的一剎绘画下来。导师们尝试不同的绘画练习,包括光影、线条、色块等,放下计算机画图的经验,发掘更物理、更直接的观察和感受记录。

写生与计算机绘图最大的分别是面对实景,眼、手要互相对应,有导师表示画的时候很容易因为过往的经验,以符号的形式绘画图像,例如画会画了心目中的树,而不是眼前的树。面对一件东西,很容易会用已知的方法去表现,但通过尊重的态度,细心观察、重新认识,可以更真切地画出独有的笔触、颜色的深浅、线条的软硬,就更加可以为图像贯注生命力,还记下当时的心情呢!


<p>棚屋反映以前渔民的生活,在海边搭棚可以安置不可出海的老幼,也方便将渔船泊于棚边。</p>

棚屋反映以前渔民的生活,在海边搭棚可以安置不可出海的老幼,也方便将渔船泊于棚边。



<p>导师分享用真实的纸笔绘图,画错了无法按下&ldquo;Undo"键,每一笔都变得慎重,也是独一无二。</p>

导师分享用真实的纸笔绘图,画错了无法按下“Undo"键,每一笔都变得慎重,也是独一无二。





2016年4月
导师参与城大历史照片研究讲座
06-04-2016

从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教育团队参与旁听香港城市大学文化与文化产业管理文学士课程进行的旧照片研究系列讲座。主讲丁颖茵博士透过旧照片,与学生分享香港历史发展和城市面貌的转变。

今天大家常说"有图(照片)有真相",在这次讲座中,导师开始认识到摄影并不一定反映"真相",而是有意识和多层次的创造,由摄影师选择将景物囊括在镜头之中,再由传播者(如策展人和书报编辑)进一步筛选,才展示在观众眼前。丁博士分享多张19世纪末洋人来华拍摄的照片,透过照片可以看出明显的设计痕迹,例如有洋人换上华人装束,找来中式家具和器物作背景,塑造一种中国情调。拍摄过程由摄影师设计环境、角色和情节,再由被拍摄者演出。

然而,即便是摆拍,也不代表该照片没有研究的价值。照片是历史的切面,研究和解读的方向是多元的。除了关注照片所捕捉的景物外,一张照片被拍摄下的原因、摄影师的意图、被摄者的情绪,甚至是照片以外的事物,都可以令我们更加的接近历史。

研习历史照片,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变迁,也令我们重新思考影像和生活的关係。今天,我们经常接触到大量图像,愿意花在一张图像的时间却很有限。在图像讯息急速膨胀的时代,培养视觉素养(visual literacy)更是重要。




2016年2月
参观一新美术馆“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
19-02-2016 ── 20-02-2016

2月19日及20日,教育团队参观一新美术馆“凝烟翠 宋元明.龙泉青瓷”展览及讲座,继早前参观香港历史博物馆“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展览後,进一步探索不同种类的瓷器故事,认识宋至明代的青瓷艺术。

是次展览共展出逾六十件宋至明代浙江省龙泉窑青釉瓷器,来自九位香港私人收藏家,大部份属首次公开展览。通过导赏员讲解展品,龙泉窑与朝代兴亡的故事就在眼前:龙泉窑始烧於北宋,当时尚未形成自己风格。到了南宋,龙泉青瓷产品种类众多,釉色青翠,造型优美,一枝独秀。明朝的龙泉窑又吸收了元文化,技术上更为进步,成了官窑,为皇家制造器物。随着社会转变,瓷器也跟着转变。以成色为例,南宋流行的是偏蓝的梅子青丶粉青,明王室使用的是翠青,而民间则多用橄榄绿。

青瓷是单色釉瓷器,颜色和花纹都较淡雅,像是明永乐年间的处州龙泉官窑青釉大盘,就几近没有任何雕饰,骤眼看上去很容易被忽略,也不知道从何欣赏。从前没有今天的设备,在没有纹饰遮掩的情况下,上釉的厚薄丶颜色分布更要平均。导赏员指出没有两件青瓷是完全一样的,如果出现了其中一件必定是膺品。瓷器由泥土而来,经过了不同人的加工而变成手上的器物,每一件都是独特而珍重。

由一新美术馆馆长杨春棠先生主讲的“青瓷与中国文化”讲座让导师以另一角度探索相关主题。原来“青“是全世界最早出现的釉色,早在商朝已有青瓷,作用是保护器物。青瓷的兴盛与茶文化丶香文化有莫大的关联,薰香於宋明以来普及於民间,除了祭祀用的香外,也会在居室内使用。线香丶香饼丶长寿香是当时的新香品,用以配合薰香,不同造型的青瓷香具遍及各地,像展品中有鼎形香炉丶鸭形炉等,反映了古时不同的烧香习惯和文化。茶具方面,唐人陆羽《茶经》曾以青瓷温润如玉而极力推崇用青瓷来品茶,当时的平民丶文人雅士会用青瓷,甚至皇帝也会以其作为赏赐。像团队“甚麽东西”工作坊所介绍的日常器物,一件看来简单的青瓷,内里交织着的是不同的中国文化。

团队很荣幸能够从这次展览和讲座中学习,期望日後能带着这些故事,丰富工作坊的内容。




《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丛书送抵泰北华文学校
18-02-2016

“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计划致力与大众分享中国文化的趣味。除了香港,教育计划亦积极在其他地区进行与中国文化相关的推广和慈善活动。在何鸿毅家族基金的支持下,教育计划与“华欣文教基金”、“莒光文化服务中心”合作,送赠《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丛书予泰国北部山区的华文学校,与当地生活艰苦但依然坚持华文教育的同学,分享中国文化的趣味,传递来自香港的敬意和关怀。

于去年9月,《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丛书已送抵泰北,感谢泰北满星迭大同中学协助分派图书至泰北山区85所华文学校。伴随图书,教育团队邀请香港学生向泰北学生写上明信片,亦一同送往当地,让两地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互相鼓励。感谢以下四所学校参与这次“香港寄泰北──香港来邮活动”(排名不分先后):九龙浸信会禧年(恩平)小学、慈云山圣文德天主教小学、方树福堂基金方树泉小学、三水同乡会禤景荣学校。再次感谢“送炭到泰北”资深义工曾醒明先生和一众关心泰北的热心人士,让是次活动能够顺利完成。




《紫禁城100》新书分享会
15-02-2016

为庆祝2015年北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份正式出版《紫禁城100》繁体中文版,并在2016年2月15日 于三联书店(湾仔分店)举办新书分享会。当日有幸邀请到香港三联书店常务副总编辑侯明女士莅临分享,同场更有香港著名历史学者丁新豹博士及香港艺术馆馆长司徒元杰先生与作者赵广超先生进行交流。本港各大媒体记者应邀出席。

于分享会上,侯明女士分享三联书店与作者赵广超先生同样热爱中国文化,对文化传承充满使命感。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志趣相投的朋友。作者赵广超先生认为书籍出版是戏剧、电影等不同娱乐的基础,他希望透过出版让新一代感受他对事物的体验。他讲述他与工作室成员在创作作品期间,遇上不少难题,图像都经过不断的修改重画,希望读者也不要一次过看完,细心品味。最后更特别感谢何鸿毅家族基金对文化推广的积极支持。


<p>《紫禁城100》以现代的语言配合精致的图像,深入浅出地介绍紫禁城及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p>

《紫禁城100》以现代的语言配合精致的图像,深入浅出地介绍紫禁城及背后的中国文化内涵。



<p>侯明小姐提及三联书店的出版既要创新,又要一流,欣赏赵广超先生与工作室团队的&ldquo;图文书&rdquo;作品特色,內容引人入胜,展望未来有更多合作。</p>

侯明小姐提及三联书店的出版既要创新,又要一流,欣赏赵广超先生与工作室团队的“图文书”作品特色,內容引人入胜,展望未来有更多合作。





2016年1月
参观香港历史博物馆“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展览
20-01-2016

有人说,明朝是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统一王朝,它繁荣而富足,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由皇家到民间皆是多元且精彩。本月,教育团队参观由敏求精舍与香港历史博物馆联合筹划的“日升月腾:从敏求精舍藏品看明代”专题展览。展览特别展出三百多件平日鲜有机会观赏的个人珍藏文物,令观众以崭新角度认识明代的历史和文化,发掘文物背后的小故事。

团队导师对明代瓷器展品和郑和下西洋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据说,明初青花瓷的染料,名为“钴料”,皆出自中国本土,颜色灰灰的。当时,郑和还未下西洋,海外的贸易还未蓬勃。明永乐年间开始,青花瓷颜色鲜蓝亮丽,是因为开始引进国外的钴料,这与郑和下西洋不无关系!

郑和的船队曾远达非洲东岸,每当航行到各个国家,除送礼外,也不忘了解当地文化。展览上也可以见到大量伊斯兰风格的青花瓷:大盘、扁壶、洗手的器皿等,有些瓷器上更画上阿拉伯文与波斯文,又称“回回文”,反映明代的海外商业与文化频繁的交流。

除了瓷器,展品还包括漆器、景泰蓝、玉器、织品、家具、金银器等,品种丰富。让我们近距离欣赏当中的细致工艺,如青花瓷上的双勾花纹;漆器以二三百层做成亮丽而平滑的表面;利用榫卯技术制作的明式家具等等。


<p>展品中,青花瓷上的&ldquo;回回文&rdquo;刻画在明显的位置,器形充满伊斯兰的风格。听说正德皇帝对伊斯兰教最为亲近,还请回人入宫做他的&ldquo;回回文&rdquo;师傅。</p>

展品中,青花瓷上的“回回文”刻画在明显的位置,器形充满伊斯兰的风格。听说正德皇帝对伊斯兰教最为亲近,还请回人入宫做他的“回回文”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