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
關於我們

交流培訓

教育計劃重視交流培訓,以增強團隊對文化的感受和認識,發揮各成員的專長。團隊積極參與不同地域的考察交流,並與國內外不同團隊合作,為計劃發掘更多發展的可能。


 

歷程

2017  |  2016  |  2015  |  2014  |  2013  |  2012  |  2011  | 

2017年10月
「我的家在紫禁城」回到北京故宮!
13-10-2017

「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計劃自2008年啟動後,多年來積極開發及舉辦不同主題的教育活動,更與世界各地的文教機構合作,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和價值。

今年7月,「我的家在紫禁城」終於回家了!

作為承辦伙伴,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十分榮幸參與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和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共同在故宮景仁宮舉辦的「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

展覽主要分為四個部分,包括:「遊宮院」、「看宮殿」、「皇家樹」和「動起來」,透過不同形式的展板、立體模型及多媒體影片,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向新生代以至公眾,分享故宮和傳統中國文化的趣味。展期為2017年7月18日至10月18日。

開幕當天,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香港康文署副署長吳志華出席開幕儀式並致辭。而香港民政事務局秘書長馮程淑儀、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李小城亦有出席是次開幕典禮,開幕儀式則由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主持。




北京「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教育活動分享
13-10-2017

7月29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景仁宮,小朋友整齊坐好,期待「我的家在紫禁城」教育活動正式開始。

走出課室,踏進紫禁城,在康熙皇帝出生的景仁宮裡,家長與小朋友一起發掘文化寶藏,學習傳統知識、建築技術和人物故事,體驗皇宮的宏偉,加深對故宮文化的感受。

作為《我的家在紫禁城》展覽的延伸,教育活動由故宮資料資訊部組織,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主持。




2017年2月
參觀香港海防博物館「天子‧公民 —— 末代皇帝溥儀」展覽
08-02-2017

導師團隊到訪海防博物館參觀「天子‧公民 —— 末代皇帝溥儀」展覽,展期於2月13日完滿結束,共展出七十三件展品,均是滿清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曾使用的物品。展覽內容涵蓋溥儀由1908年被慈禧太后立為皇帝,歷經辛亥革命、復辟稱帝、偽滿州國、被撫順囚禁,最終獲赦的傳奇一生,也藉此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

展出的溥儀衣服令人印象深刻,包括小龍袍、協和會制服、囚衣及棉襖,這些衣服正反映溥儀擔當過的不同角色,更反映着時代的變遷。小龍袍是溥儀三周歲時登基所穿的,一生只穿一次,代表皇帝的身分,當時正處於封建社會邁向革命運動的前夕;協和會制服象徵溥儀成為日本傀儡──1932年成立的協和會,名義上是推進五族(滿、漢、日、鮮、蒙)共榮,實質為日本操縱「滿洲國」的政治工具;撫順囚衣代表着新中國成立,溥儀成為戰犯,經過長達十年的思想再教育與勞改;還有經過多次修補的棉襖,反映他被特赦回北京後簡樸的生活,成了「平民」。

皇帝看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但從展覽中卻看見皇帝的另一面。溥儀語言天分相當高,16歲時才開始學英文,19歲已可用完整句子作講辭。同時,他因受到英文老師莊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影響,對西方生活很有興趣,展覽展示了他用過的照相機、收音機、唱片、電話、近視鏡等。不過,他於二戰後,在遠東軍事法庭受審期間,為了掩飾自己勾結日本的罪行,不斷訛稱自己「不記得」,強調自己是受害者,法庭花了八天時間審問他,最後得以獨善其身。作為末代皇帝,溥儀的際遇與盛世的皇帝非常不同,讓我們看到更多皇帝人性化的一面。

服飾可以反映一個人的身分,團隊構思小學教材套「皇帝」課題時,也希望學生通過學習皇帝的服飾,思考它們與身分、地位的關係及意義。其中,課程簡介《雍正皇帝行樂圖》中的雍正皇帝,穿上不同的衣服:頭戴假髮變裝為西洋人刺虎、穿上草帽簑衣扮演獨釣寒江的老漁翁、或闊袍大袖變裝為讀書人……這畫冊的出現是因為雍正皇帝平日公事繁忙,所以在閒暇時讓宮廷畫師為自己畫像,扮演不同角色,想像各種不同的生活。

一位是想像自己過着「平民」生活的皇帝;另一位經歷由天子回歸平民。雖然溥儀跟雍正皇帝有着不一樣的命運,卻同樣有別於一般「平民」。作為平民可以按意願和努力去達成自己的心願。相反,皇帝雖然有很大的權力,卻充滿限制。這可能就是雍正皇帝在畫冊變裝、溥儀堅持後來兩次稱帝的原因。




2017年1月
參觀香港茶具文物館
13-01-2017

葉子有時回歸土地,有時落在「另一種泥土」裡,沖泡出自然的味道,也沖泡出我們對自然的態度。這次,教育團隊前往香港茶具文物館參觀,學習這一種經過燒製的泥土──茶具。

茶具,就像飲茶的習慣,會隨不同年代的需求、潮流而發展。茶具文物館地下展廳,展出名為「中國茗趣」的展覽,透過唐代(公元618-907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不同款式茶具的變化,介紹中國歷代的製茶、飲茶方法。例如唐代煮茶,有時還會加入蔥、薑、薄荷等合煮;宋代將茶磨成茶末,經篩淨後才用沸湯沖點,再用竹筅調勻;元代創製出以酥油乳酪調製的茶湯;明代以全葉沖泡,不但注重茶量、水溫、火候,茶壺的形制也十分講究;清代飲茶亦普遍採用蓋碗沏茶,既可獨斟獨酌,亦可端奉客人。

泥土透過工匠的雙手,變成一件件精美的茶具。文物館二樓正在展出的是「2016陶瓷茶具創作比賽」的優秀作品,展示現今香港的陶藝創作者創作的茶具,這些茶具形態各異,有的像樹木,有的像石頭,有的像船等。茶具已不再是單純的器物,創作者將對自然的感悟、生活的情懷、快樂的記憶等,融會其中,創出一件件會說故事的藝術品。比如展覽中一個形狀、紋理都酷似樹木的茶壺,作者是按照真實的木頭製作壺的外形,又用茶水浸泡,帶出自然的顏色、感覺和風味。運用自然承載自然,再讓人品味自然,茶與壺的相遇真是既有趣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