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培訓
教育計劃重視交流培訓,以增強團隊對文化的感受和認識,發揮各成員的專長。團隊積極參與不同地域的考察交流,並與國內外不同團隊合作,為計劃發掘更多發展的可能。
歷程
2015年12月古時醫學不像今天發達,健康尤其難得,父母對兒女珍惜和期盼的心情,可以在一件件活潑又有趣的童服上反映出來。本月,教育團隊參觀香港文化博物館「祝福的印記——傳統童服裏的故事」展覽,認識古時的童服時尚及吉祥圖案,衣服背後說不盡的故事……
展覽展出由晚清至民國時期,逾二百件/套童服衣飾,包括由頭戴的帽子到腳穿的小鞋。除了祈求健康、吉祥、富貴這些常見的祝福紋飾外,童服上亦有戲劇情節,載有教育意味的刺繡圖案。這些紋飾可能曾經見過,但當欣賞到這些紋飾以精湛的手工繡在童服之上,又對這份祝福更有深刻的感受。從前的童服多是由家人親手一針一線縫製,小朋友仍未出生,家人已開始製作各種衣飾。因為珍惜,所以特別用心。家人不止完成了衣服,還以心思繡出了深厚的親情和背後的文化意義。
傳統童服的設計反映出社會面貌和地方風俗。從前鄉村的小朋友多只穿肚兜不穿褲子,肚兜避免小朋友肚子著涼,但不會裹住臀部,免去洗褲子或尿布的煩惱;而即使是童褲,部份亦有在下胯位置留有小洞。展覽亦展出鶴佬(廣東人對福建人的稱呼)的童服。由於他們多沿岸而居,靠魚業為生,所以童服上亦多繡有魚蝦等海洋生物。小朋友的圍涎(即口水肩)掛有銅鈴,讓成人知道小朋友在船上的位置,以保安全。
是次展覽更展出由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製衣學系,以現代設計演繹的傳統童服,讓祝福的故事以新的方式延續下去。父母對孩子的情感不變,怎麼讓花鳥蟲魚的傳統世界依舊動人?從設計、藝術和教育的方面,都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嘗試。
香港城市大學和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合作,以現今最新穎的技術重現和解構19世紀初最先進的同安船,並描繪當時東亞的海上世界,包括以香港為根據地的海盜張保仔的故事。該展覽利用浮空投影技術,讓觀眾與嘉慶皇帝、李長庚和張保仔等近距離接觸,感受各人當時的歷史處境。展覽亦設有體感遊戲,讓觀眾出航擊退海盜,現場感十足。
第四屆新加坡母語學習論壇於本年8月29日舉行,由推廣母語學習委員會主辦。論壇設有多個展攤及工作坊,讓參展的機構與學校利用這個平臺,向家長與教育工作者介紹有趣的母語教材與教學法。教育計劃有幸獲推廣華文學習委員會及新加坡報業控股邀請,出席開幕儀式及舉辦親子工作坊,藉此機會與當地藝文教育機構接觸,認識中華藝術文化在新加坡的發展。
團隊導師共主持了兩場「最好的禮物」親子故事工作坊,透過與故事主角小豬到森林尋找媽媽的生日禮物,共同發掘藏於身邊的美好祝福,輕鬆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感受當中的德育價值。當中更有不少親子互動環節,鼓勵兒童祝願父母,感謝他們的用心栽培。不少小朋友更藉延伸創作活動,於紙碗上設計不同的祝福圖案,把心意捧在手上,送給敬愛的父母。
這次,「最好的禮物」親子故事工作坊除了於母語學習論壇舉辦外,亦於當地牛車水唐城坊的唐城圖書館進行。家長的回饋正面,表示工作坊不止以輕鬆手法傳授知識,更強調品德培育,對兒童有所裨益。
鳴謝:此活動部份支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
2015年1月,教育計劃與新加坡《聯合早報》學生報《大拇指》合作,推出「中國文化主題連載專欄」,向當地讀者推廣中華文化,每月一次透過小皇子的故事,與小朋友探索成長的主題。8月,教育團隊安排了「小皇子」與新加坡的讀者見面,在新加坡報業控股公司的報業中心舉行「小皇子尋寶記」故事工作坊,與小朋友一起發掘成爲好領袖的秘訣。小讀者更一起設計補子圖案印章,提醒自己定下目標,努力追求。
今次教育團隊到訪新加坡,亦有幸獲邀到愛同學校(福建會館屬校)為四年級學生進行「小皇子尋寶記」工作坊,在故事當中認識昔日皇家人物。福建會館屬校以中華傳統文化為基礎,積極推動不同年齡群的文化教育。工作坊結束後,團隊與福建會館屬校的33位老師交流推廣傳統文化的經驗,並探討教育計劃內容在屬校推行的可能性。
鳴謝:此活動部份支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
參加完報業中心的工作坊後,家長表示手作活動可以更有效地提起小朋友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峇峇住宅建於20世紀20年代,建築屬南洋普遍可見的店屋,保留當時的海峽華人、土生華人的生活情調。經復修後,由2008年起開放予公眾免費參觀。教育團隊期望透過參觀峇峇住宅,認識這種建築的特式,與歷史和生活的關係。
從峇峇住宅可見到不同文化痕跡。如香港的店屋一樣,它的臨街面狹窄而空間縱深,反映英國城市形態在熱帶地區的調適。外觀上,新加坡店屋大部份的窗戶通常都保留歐洲風格,而牆壁的紋飾則隨男戶主的文化背景而改變。峇峇住宅刻意在一樓外牆加添一道瓦頂,門柱內側加添雀替,雖無明顯的功能,但卻為建築增加一點中式風格。而屋內陳設和風格大致統一,基本上就是中式傳統陳設和空間分佈以縱向和垂向重新編排,唯獨廚房器物反映當地飲食文化。由於當時的富有階層、政商人士多是外來人口(華人、洋人,而且多是男性),當他們娶了當地的妻子,落戶於新加坡時,生活的主軸多依照外地文化,如建築和信仰;而妻子的文化背景則會在某些生活細節上體現,如飲食和衣著。
峇峇住宅路段一帶的店屋只為住宅用途,所以設計上它們對比一般店屋更著重私隱。屋旁兩側的矮牆向街延伸,構成一個獨立的私人空間。屋前的柱廊和步道不連貫,人流受限制,難以想像路人橫過或商販買賣的熱鬧場面。而在一道可以完全遮蔽入口的大門前,安有另一道只有門高四分之三的槅扇。日間大門開啟,關上槅扇,方便空氣流通和採光之餘,亦可保障私隱。
屋內保留了精緻的中式家具、各種生活用品和多樣的裝飾。負責復修和管理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期望參觀者可以體驗到20年代的生活點滴,所以搜集並展出當時華商家庭常見的器物,如祭祀用的碗碟、Singer衣車、His Master Voice唱機等。由於想保留20年代的感覺,翻新的程度有相當的克制,避免削弱歷史古蹟的感覺。部份保存情況良好的木組件或保留或循環再用,儘量減少使用新購得來的物料。其嚴謹的保育措施反映戶主及管理團隊對峇峇住宅的期望:珍藏一段新加坡的歷史片段,多於打造一個富經濟效益的旅遊景點。
鳴謝:此活動部份支出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民政事務局藝術發展基金資助。
禪修,一般人都覺得是到遠離繁囂的寺院進行。坐着不動就是禪?動作很慢就是禪嗎?
團隊導師與何鴻毅家族基金、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參加由法鼓山香港道場舉辦的「一日禪修」活動。由法鼓山的法師和義工們帶領,在位於西營盤鬧市裏的活動中心學習運用禪修觀念和方法,來調息身心。除了認識到禪修的基礎概念,參加者還親身嘗試進行不同的禪修方法,如坐禪、行禪、吃飯禪、托水缽和茶禪,從而學習放鬆,增強覺察力,瞭解並修正自我。
活動中,法師提到「禪」以修定為目標,注意自己的身心。當自己多留意呼吸和行為動作,並自我提醒「人在禪堂,心在禪堂」,慢慢就把煩躁的心靜下來,一切世俗勞慮都暫時放下。平日生活忙個不停,往往沒有專心留意自己。禪修的過程讓參加者重新發現自己,例如咀嚼的習慣,走路的重心等。這次禪修,讓大家靜下來,與自己約會,享受身心平靜的一天,重新讓自己充滿活力。
從古到今,中國的科學發展不斷前進,為人們帶來便利,改善生活。明末清初,眾多外國傳教士帶來西洋科技及儀器,使中西科學得以融合,達至科技文化交流的高峰。由香港科學館舉辦的「西洋奇器 — 清宮科技展」專題展覽,展出故宮珍藏約120件西方科學儀器,分為八大主題 — 繪畫、天文、數學、度量衡、醫學、武備、鐘錶和生活器具,使參觀者可從多角度了解西洋奇器如何促進當時的科學發展。
何鴻毅家族基金成員、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成員及團隊導師,有幸由香港科學館館長(展品)陳淑文小姐帶領展覽導賞,透過文物講解明清中西方科學成就。從陳館長的講解,導師體會到奇器不止反映某個時代的科技知識,更蘊藏了歷史、文化的痕跡,值得深究背後的故事。展覽更提供了不少互動裝置讓觀眾嘗試操作,認識各種儀器背後的科學原理。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西洋奇器 — 清宮科技展」專題展覽的介紹。
為了讓更多讀者能夠藉着《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叢書,輕鬆認識中華文化,何鴻毅家族基金與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計劃進行贈書及相關的延伸活動,以接觸不同地域的華文閱讀群體。工作室有幸邀得「送炭到泰北」資深義工曾醒明先生(無綫電視企業傳訊部宣傳科副總監),與團隊分享在泰國北部山區華文學校的教育情況。
泰北山區目前有10萬多華人居住,他們是1949年因戰事而被遺棄在泰北、緬甸山區的中國人。山區生活十分艱苦,教學資源亦相當缺乏,但多年來,他們依然堅持華文教育,並以繁體中文學習中華文化。
團隊期望藉是次贈書活動,與當地的兒童及青少年分享更多文化和閱讀的趣味,傳遞我們的關懷和敬意。
北京不單是中國今天的首都,更是金、元、明、清多朝的國都,其作為城市的歷史更可追溯到3000年前。團隊導師前往北京首都博物館,參觀「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及「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展覽,透過北京的歷史發展及人民生活面貌,綜合地認識這座城市。除了參考博物館的展示手法,更期望從豐富的藏品中發掘傳統文化內涵。
「京城舊事.老北京民俗展」,講述清末至民初年間,北京人的生活習俗與各種禮儀。展廳透過投影、舊照片、文物和道具,重現胡同、四合院等生活場景。展出內容包括婚嫁、添丁、大壽、節慶、買賣等生活面貌。上圖為祝賀大壽時的廳堂擺設。
從昔日的店舖規則中發現家庭倫理也應用於職業道德,掌櫃的身份有如父輩,若家有白事,學徒也要從後輩禮俗帶孝。勞資雙方未必只有利害關係,以今天的眼光看實在難以想像。
中國科學技術館為中國唯一的國家級綜合性科技館,透過豐富多樣的展品及實驗活動,增加大眾的科學知識。為求迎合不同年齡層的需要,館內劃分為兒童科學樂園及主要展廳,呈現科學的各種面貌。
團隊導師以兒童科學樂園為主要考察點,參考其內容與展覽裝置結合的展示形式。為了讓兒童對科學抱有探索與嘗試的精神,園內的裝置加入實物觀察、動畫等有趣的元素,深入淺出地解釋科學原理。部份裝置更能讓教育對象親身參與,通過感官刺激及互動,令初次接觸相關知識的兒童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除此之外,每日有兩節由職員主持的實驗環節,帶小朋友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科學原理。大家知道為什麼等候列車時,要站在黃線後嗎?原來是為免列車駛至時的衝力,把大家拉離月台。大大小小的科學原理,其實就存在於你我身邊。帶着好奇心與探究的精神,把它們發掘出來吧!
團隊導師通過開合鳥頭模型,了解鳥兒的進食器官。
館內職員利用簡單有趣的小實驗,向兒童講解各種科學原理。
教育團隊這次從皇宮走進民間,參觀位於北京的史家胡同博物館,發掘傳統民間的生活情調。
史家胡同博物館,是由中國政府和英國王儲建築環境基金會合作的一個重建項目,將史家胡同24號院保育並建設為一所博物館,介紹北京胡同生活空間。
博物館展出北京古今城市規劃圖,讓觀眾認識胡同發展歷史。史家胡同曾住過多位雅士名人,博物館前身亦曾為作家凌叔華的故居。憑藉館方展出的眾多照片和書信,觀眾可一睹故人往事。館方搜集了不少舊磚瓦重修合院,並展出多件50和70年代的生活用品,如桌椅、茶壺、單車、衣車等,重現往昔生活點滴。
香港藝術館自3月14日起,舉辦「竹觀萬象 — 葉義捐贈竹刻藝術選」展覽,展出由葉義醫生(1921─1984)捐贈逾百件的精選竹雕作品。工作室有幸邀請藝術館館長鄧民亮先生為我們導賞這次展覽,帶領大家欣賞展出作品的魅力和背後故事,感受收藏家葉義醫生捐贈文物,推動竹刻藝術的精神。
竹普遍生長於中國,既可以製作生活器具,也可以作為食材和燃料等用途。中國人更以竹作簡、以竿製筆,對文化層面產生深遠影響,深受文人歡迎,「四君子」和「歲寒三友」中都有「竹」。專家指明代中後期,竹刻更成為專門藝術,清代承明代風尚,文人官紳至富商大賈無不趨慕精緻雕刻品,竹藝產品在民間蔚然成風。透過是次展覽和藝術館鄧館長的講解,讓我們有機會欣賞不同時期的竹刻藝術及主要技法,啟發我們思考「竹」作為傳統工藝的價值。
一張張滿載歷史的舊照片,帶你回顧昔日香港點滴。
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大學中國歷史研究文學碩士同學會與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合辦「歲月留影」(HONG KONG.psd)活動,透過由夢周文教基金會提供的十張歷史照片,見證香港的蛻變。活動包括展覽、講座和投票,更邀請多間學校參與,安排學生擔任展覽導賞員,鼓勵年輕人多接觸本地歷史文化。為了讓年輕的導賞員對舊照片有更深入的認識,在活動開始前,邀得港大中史同學會副會長馬冠堯先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由歷史、民生等角度,為學生講解照片中的香港故事。
教育計劃導師有幸旁聽是次培訓活動,認識舊照片的故事與解讀方式,更與中學生一起學習導賞技巧。導賞除了要掌握準確的資料外,也要在相片中發掘故事,聯繫觀眾的生活體驗,引導大家思考這座城市的現況和未來。是次活動,中學生既是導賞員亦是導賞對象,期望加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歸屬感。期待這群年輕導賞員的精彩表現!
有關「歲月留影」(HONG KONG.psd)活動詳情,請瀏覽www.hkpsd.org
港大中史同學會副會長馬冠堯先生為中學生導賞員講解相片的故事。
教育團隊最新的主題工作坊 —「甚麼東西」,與同學分享「茶、椅、碗、筷」的有趣故事。為了進一步認識這些主題,擴闊工作坊發展的可能性,團隊參加「奇思木」的「材美工良,造型優美 — 中式家具文化導賞團」。
現場的家具均以「大葉黃花梨」硬木製作,結合傳統工藝如榫卯技術,保留及發揮樹木原本的紋理和色澤。導賞內容包括傳統中國家具發展、各種類型家具比較、明清家具特色和結構技術。導賞員更邀請我們親身試用各式家具,甚至解拆部份構件。
家具的不同造型有着各種性格,親身接觸後更能深刻感受。導師坐上不同的坐具上,身體要作出相當的調整。當找出最適切的坐姿時,心態也隨之改變。當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可以想像古人身穿寬袍大袖,端坐椅上,別具威嚴。導賞員也提到傳統家具的一大轉變,就是縮小,以適應現今生活空間。當家具縮小到某個程度,就會發現它有別的用途,例如一件縮小的衣架可以用來掛手飾或筆具。
除了精美的大型木製家具外,導賞內容也有一些精巧的小玩意,而導師們就被這小小的魯班鎖難倒了!按特定次序組合一凹一凸的木構件,就會牢固地互相緊扣,可見榫卯結構的精奇。
文化的影響力不限於國土。古時頻繁的經濟、宗教、外交等活動,令中國文化在遠邦近鄰留下足迹;今天有賴各地博物館的交流,令我們能一覽異地文化的風采。
團隊導師、何鴻毅家族基金和設計及文化研究工作室成員,參觀由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的「敦煌 — 說不完的故事」專題展覽。敦煌文物的保護和研究備受重視,雖然不能將真品帶離石窟,但展出的彩塑、壁畫和洞窟等臨摹及仿製品的像真度相當高。除了瞭解到敦煌作爲歷朝宗教、文化交流和藝術發展的重要地位外,導師更深刻感受到中外學者在敦煌的研究、保護及推廣工作上,付出的熱誠與努力。
俄國領土橫跨歐亞大陸,皇室成員來自不同民族,血緣千絲萬縷,外交活動積極頻繁,以上點滴都可以透過俄國皇村的建築設計和宮廷擺設等反映。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皇村瑰寶 — 俄羅斯宮廷文物展」,共展出200多件珍貴文物,讓我們一探俄國宮廷生活之餘,亦可以追溯俄國和各國皇室的交往。在展出的外交禮品中,大家可以找到一個由清朝末代皇帝 — 愛新覺羅溥儀贈予俄國皇帝的漆雕花瓶呢!除了展品種類多樣,展覽亦以投影技術重現皇村的室內裝潢,使我們可以親身感受有別於紫禁城的輝煌氣派。